第28章 妊娠期心髒病對母胎有何影響?(1 / 1)

婦女懷孕後,胎兒逐漸長大,母親對氧及血液供應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至妊娠末期,血容量可增加30%~50%,這就增加心髒的負擔。另外,隨著子宮的增大,橫膈膜也逐漸被抬高,心髒被推向左上方,血管扭曲,對心髒也不利。臨產時,子宮收縮,腹壓增加,全身肌肉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心髒須克服增高的阻力將血泵出。分娩結束後,胎盤循環終止、子宮縮小,血液湧回心髒,更加重了心髒負擔。據研究發現,孕婦心髒負荷最重的時期是妊娠32~34周以及分娩期和產後3天內。有心髒病的孕婦,此時的心髒往往不堪重負而發生心力衰竭,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引起流產、早產,或胎死宮內,如處理不當,孕婦亦有生命危險。

所以,患有心髒病的婦女應到醫院檢查。心代償功能一二級者可在嚴密監測和積極治療下妊娠;心代償功能三級或三級以上者應避免懷孕。另外,紫紺型先天性心髒病患者由於血液含氧量低,胎兒發生宮內缺氧的可能性極高,故也不宜懷孕。妊娠的心髒病患者應在預產期前2周住院待產,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