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俗稱小產,是指懷孕不足7個月(28周)的胚胎或胎兒由子宮產出。由於胎兒本身原因或母親原因引起的叫自然流產,以區別於由於計劃生育需要或醫學上認為母親不適宜妊娠而由醫生取出胚胎或引產的人工流產。
自然流產是一種常見病,約占婦女妊娠的10%左右。有過一次流產者,再次懷孕時,流產率為13.6%;二次流產史者再次懷孕時流產率為36.9%;有三次流產史者,再次流產率可高達83.1%。多次發生自然流產後,常引起孕婦及其家庭成員的緊張不安,怕以後難以懷上孩子了。所以,等下次懷孕時,就急於用各種方法進行保胎。事實上,盲目保胎可能會帶來不良後果。
根據對大量流產的胚胎進行研究,發現大約50%~60%的自然流產與受精卵染色體異常有關。染色體異常時,胚胎往往在妊娠某一時間停止生長,造成流產,這實際上是一種自然的優勝劣汰現象,對優生是有利的。若千方百計地將胎兒保下來,出生時很可能是畸形兒,往往夭折於幼年時期。受精卵染色體異常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父母一方或雙方本就染色體異常而遺傳給胚胎,懷疑這種情況時,應到醫院進行遺傳谘詢,有條件的可對夫婦二人做細胞染色體檢查,排除雙方有遺傳病攜帶者,再次懷孕後,可進行羊水穿刺,檢查胎兒染色體,如未見異常才能保胎,如發現異常,應行人工流產術中止妊娠。另一種情況是環境因素造成的,如懷孕早期病毒感染、服藥不當、接觸放射性物質等,均可造成染色體變異,導致流產,這種情況一般不影響下次懷孕。
所以,多次發生自然流產的孕婦,先不要急於保胎,明智的做法應先到醫院查明原因後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