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發生奶脹怎麼辦?乳腺炎怎樣防治?(1 / 1)

奶脹是由於乳房內血液、體液和乳汁積聚,這是由於不適當和不經常哺乳所致。通常在24~48小時內進行有效護理可減輕症狀。奶脹時,在哺乳前先熱濕敷乳房3~5分鍾,隨後柔和地按摩,拍打和抖動乳房,起到疏通乳腺管作用,然後用手或奶泵擠出乳汁使乳暈變軟,以便嬰兒能順利地含吮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每次哺乳要將乳汁排空,使乳腺管通暢,乳汁排空後,既可避免乳汁瘀積,又可減輕乳房脹痛。哺乳後,要配帶支持胸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哺乳婦女,尤其是產婦,常常發生乳腺內硬塊,伴有疼痛,其原因主要是乳汁淤積。形成乳汁淤積主要原因是:乳頭發育不良,妨礙嬰兒吸乳,乳汁不能吸出;乳汁過多,嬰兒吸乳少,以致乳汁不能完全排完,尤其是習慣於從右乳開始喂奶,待右乳吸空時,嬰兒基本上已吃飽了,再給左乳,嬰兒常常吸幾口就不吸了。若下次哺乳還是從右乳開始,則易使左乳乳汁淤積,故臨床上左側乳腺炎較多見。

乳腺內有了積乳,一旦有細菌進入,就可在裏邊生長繁殖,造成急性乳腺炎。預防乳腺炎首先要避免積乳,哺乳時要平均分配左右乳。若哺乳後乳腺內仍有乳汁,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母的內衣要用軟質衣料,若乳頭內陷可在孕期經常擠捏、提拉加以矯正,不要養成嬰兒含乳頭睡覺的習慣,要經常用溫水清洗乳頭,尤其是哺乳後,要勤換內衣,經常清洗蓋乳頭的毛巾。

一旦乳腺內出現疼痛硬塊則為乳腺炎,應及時處理,可用手擠或吸奶器吸奶。如這些方法收效不佳,可用中藥牙皂,也稱眉皂、豬牙皂,取100克,研成細粉,用一層紗布包一鼻孔大小的藥包,先在酒精或白酒內蘸一下(不要浸泡),塞在患乳同側的鼻孔內12小時。若為雙側,均需塞藥。一般塞一次就能使硬塊消失。若消失不完全,12小時後可再塞一次,用此法後,一般三天內全都可以消失。若硬塊已超過3天,仍可反複用牙皂塞鼻,多數可以治好。如果一時弄不到牙皂粉,可將蔥白搗爛,也用一層紗布包紮塞鼻,但效果不如牙皂好。

對炎症性腫塊,可用熱敷或理療,也可用中藥金黃散醋調外敷,結合抗菌素治療。若形成膿腫,必須手術切開排膿,以防病變範圍擴大而使更多的乳腺組織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