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怎樣給新生兒洗澡、洗頭?(1 / 1)

寶寶長的快,代謝率高,皮膚嬌嫩,易受汗水、大小便、奶汁以及空氣中的灰塵刺激,尤其頸下、腋窩、腹股溝部(大腿根)等皮膚皺折處受刺激後易發生糜爛,長癤子等,因此,應經常給嬰兒洗澡。

洗澡時室溫最好為24~26℃,室溫過低,孩子會著涼、感冒。水溫在40~43℃為宜,應避免水溫過高,引起皮膚燙傷。一般在小兒出生後第二天便可擦洗,待臍帶脫落後就可洗澡,有條件的可以每天洗一次,夏天可以多洗幾次,冬天洗澡容易感冒,可以不洗,但要經常擦身換衣褲,尤其是大小便後,更應經常用溫水擦洗下身,也可以用火爐、空調、加熱器升高室溫後再洗。

為防止洗澡時小兒發生吐奶,洗澡最好安排在喂奶前1~2小時進行。洗澡的順序是從上到下,即先麵部、頭部、頸部、上身,最後洗下身。應選用堿性較小,對小兒皮膚刺激小的肥皂。洗澡不要直接把肥皂抹在小兒身上,而是先把肥皂抹在大人手上,然後再用帶肥皂的手去摸擦小兒。

洗澡重要的是頭發(常有血跡、奶汁、汗水)、頸部(有汗水、奶汁)、腋下、手掌、臀部(大小便、汗液),這些都是新生兒最髒的部位,故要重點洗淨。洗時要注意保護五官及臍部,清洗麵部時不可用水直澆,防止水進入口腔、鼻腔,特別是外耳道,以免引起感染,要用小的濕毛巾輕輕擦洗。要保持臍部幹燥,防止積水引起感染。洗完澡可給小兒撲點爽身粉,能起幹燥作用。

新生兒出生後,頭皮上常見一些油脂,這是皮脂腺分泌過盛所致,用肥皂清水不易除去,如不及時洗淨,日久混有塵土,就會凝結成黑色痂皮。如何去掉頭垢呢?方法很簡單,可選用煮沸後晾涼的花生油、菜籽油等進行局部塗敷,較厚處用油紗布包裹數小時後即可清除,再用溫水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