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京事變
1.經過
1856年6月,太平軍解天京之圍後,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權力欲望惡性膨脹,另有圖謀,欲奪取洪秀全的寶座。
洪秀全和楊秀清的矛盾,要追溯到楊秀清在平在山假托天父下凡取得淩駕於洪秀全之上的權力的時候。楊秀清首次假托天父下凡“傳言”是在1848年,他宣稱“天父”上帝下凡附在自己身上,通過自己“傳言”,安定會眾,聚攏人心。不久,蕭朝貴也自稱“天兄”(耶穌基督)附在自己身上顯靈,宣傳“真道”,發布號令。楊秀清、蕭朝貴的假托天父、天兄降托,是一種叫做“隆童”的巫術。當時蘭州民間,常有巫覡專幹這項營生。這種巫術,說是神靈附在巫覡的身上,作為神與人的媒介。這種人會預言,能治病和解答難題,乃是交感巫術的一種。從此,上帝教滲有巫術在內,並且成為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做法在當時團結了會眾,鞏固了隊伍,也極大地提高了楊、蕭的地位,但留下了日後楊秀清與洪秀全矛盾衝突的隱患。
金田起義後,太平天國建國采取軍師負責製,擁戴洪秀全即天王位,為國家元首,臨朝不理政,封楊秀清為正軍師,總理國務,實權由楊秀清執掌。楊秀清對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有突出的貢獻。在初期,楊秀清借“天父”詔旨,宣布洪秀全“出一言是天命”,即要太平軍將士無條件聽從洪秀全的話,洪秀全的話是代表天說的。但定都天京以後,楊秀清居功自傲,威信上升,常目無天王。1853年12月,為了天王府有四個女子在雨雪中挖塘之事,楊秀清假借天父下凡,要杖責洪秀全。《賊情彙纂》載:“秀全僻處深宮,從不出戶,人罕識其麵。他自知智慧不及楊秀清,一切軍務皆委之,任其裁決。秀清自恃功高,朝見立而不跪,每詐稱天父下凡附體,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數其罪而杖責之,造言既畢,其為君臣如初。”
1856年8月中旬,東王稱“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天父上身”的東王對天王說:“你與東王皆為我子,東王有咁大功勞,何止稱九千歲?”洪秀全說:“東王打江山,亦當是萬歲。”“天父”又問:“東世子豈止千歲?”洪說:“東王既稱萬歲,世子亦當是萬歲,且世代皆萬歲。”“天父”大喜說:“我回天矣。”這就等於要洪秀全讓位。洪秀全豈肯拱手讓位。他當麵欣然同意楊秀清的要求,並說在楊秀清生日(陰曆八月二十五日)那天正式舉行封典。
正在這時,佐天侯陳承瑢向天王告密,謂東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圖,天王密詔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及燕王鏟除東王。9月1日,北王韋昌輝率三千精兵趕回天京,當夜在城外與燕王秦日綱會合,陳承瑢開城門接應。眾軍在2日淩晨突襲東王府,殺死尚在睡覺的楊秀清,東王府內數千男女被殺盡。由於東王長時間位高權重,部屬親隨眾多。北王為不留後患,以搜捕“東黨”為名,竟殘忍地發動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眾多東王部屬在棄械後被殺,平民也不能幸免,隨後血洗南京城,約兩萬人被屠殺。
9月中旬,翼王石達開回到天京,責備北王濫殺之事。北王對翼王又起殺心,翼王連夜逃出城,北王將城內石達開的家屬全部殺死。翼王從安慶起兵討伐北王,求天王殺北王以謝天下。天王袒護北王,北王也積極備戰。但翼王平息內亂是正義行為,代表了絕大多數太平軍將士的願望,在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翼王。北王越來越孤立,天王見人心不可違,終於答應下詔誅北王。北王不甘束手就擒,又率隊圍攻天王府,但最終敗於效忠天王的將士及東王餘眾,北王及黨羽、親屬二百人被處死,燕王秦日綱及陳承瑢不久亦被處死,石達開於11月底回天京主持政務,曆時兩個多月的天京事變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