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穆皇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
趙秦公韜有寵於趙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長,猶豫未決。宣嚐忤旨,虎怒曰:“悔不立韜也!”韜由是益驕,造堂於太尉府,號曰宣光殿,梁長九丈。宣見之大怒,斬匠截梁而去;韜怒,增之至十丈。宣聞之,謂所幸楊杯、牟成、趙生曰:“凶豎傲愎乃敢爾!汝能殺之,吾入西宮,當盡以韜之國邑分封汝等。韜死,主上必臨喪,吾因行大事,蔑不濟矣。”杯等許諾。
石虎有好幾個兒子,兒子多了問題也多。長子石邃,立為天王皇太子,“荒酒淫色,驕恣無道”,這都是灑灑水了,甚至可以說是應有之義,“或夜出於宮臣家,淫其妻妾”,這就比高衙內厲害多了,直接辦事,連調戲的過程都免了。最令人發指的是,這家夥把美女人頭砍下,洗洗幹淨放在盤子上嚇人取樂。這還不算登峰造極,“又內諸比丘尼有姿色者,與其交褻而殺之”,先奸後殺已是惡棍,更又“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賜左右,欲以識其味也”。
有了無限權力的保護,無法無天,人壞起來是沒有底線的,我爸是石虎,因為有權,所以很黃很暴力。
石邃後來對老爹也大不敬,在這個小惡棍麵前,石虎反而像是個君子。最後小惡棍終於把老惡棍的火氣逗起來了,石虎“殺邃及妻張氏並男女二十六人,同埋於一棺之中”。
石邃和老爹鬧別扭,並不是因為他爹管教他,而是老爹對另外兩個兒子石宣、石韜寵愛有加。
石家小輩兄弟是一個窩裏的鬥雞,石邃完蛋了,石宣上位做了太子,有哥哥的下場在,石宣格外警惕。這回石虎又對另一個兒子石韜表示嘉許:“悔不立韜也!”按說這是老子的一句牢騷話,但兒子石宣不敢不當真,為了保護自己,石宣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安排部下楊杯等潛入石韜的住處,把石韜砍死睡夢中。
石宣懷著瞧熱鬧的心理,第一個把石韜的死訊告訴老爹石虎,石虎一聽立馬氣得暈厥過去了。和小輩一比,老石虎顯得很有人情味了。石虎要出去為兒子發喪,司空李農的一句話把作為父親的石虎點醒了:“害秦公者未知何人,賊在京師,鑾輿不宜輕出。”
作為趙天王的石虎睜開了眼睛,石宣這個渾小子以為天下從此太平了,他到石韜的靈前,“嗬嗬嗬嗬”止不住地樂,撩起被子看了一眼石韜的屍體,大笑而去。
石虎收網,把石宣控製住,然後抓捕其黨羽,真相大白,石虎“悲怒彌甚”。
石虎命人用鐵環穿過石宣的下巴鎖起來,讓他舔舐沾有石韜血跡的刀箭。他決定活活燒死石宣和他的黨羽,在這之前,石宣和他的幾個黨羽被“拔其發,抽其舌……斷其手足,斫眼潰腸”,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如韜之傷”。石宣對石韜怎麼做,石虎就Ctrl+C然後Ctrl+V,完全複製。
血腥的氣息,熱焰焚燒人體的味道讓石虎進入一種癲狂的狀態,和處置石邃一樣,石虎決定殺光石宣的全家,讓他了無孑遺!命令下達時,石宣的一個小兒子,正抱在石虎懷中,石虎本以“抱子弄孫為樂”,號令一出,刀斧手不由分說,從石虎懷中奪走孩子,“哢嚓”一聲就殺了。
這是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實,當時石虎抱著心愛的孫子,祖孫倆都哭了。石虎本來是要寬赦這個孩子的,這太容易了,他隻要一句話,一個手勢,這個孩子就留下來了。但是,一來是羯人軍紀嚴明,所以劊子手已經機器化了,動作相當麻利;關鍵石虎在那一瞬間,腦子空白了,如果拍成電影,石虎的主觀狀態就像《拯救大兵雷恩》開始時的那樣,真實的環境是炮火連天,主人公被大炮一震,又掉到了海裏,耳朵處於失聰狀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石虎根本聽不到,孩子小手把爺爺的衣裳都扯爛了,石虎也沒有感覺,時間在這一刻“相對論”了,石虎可能隻是問了一下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在他來說,隻是遲疑了一下下;對劊子手來說,時間已經相當寬裕,足夠他完成全部的動作。就這樣,劊子手從石虎懷中奪過他的孫子將其殺害。
這次殺戮是公開的,有數千人觀看了這出人倫慘劇。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過丟了孫子的爺爺奶奶痛不欲生的樣子,人是隔代親,作為爺爺的石虎怎麼回顧這一幕?桓溫有句名言:“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石虎呢?“人皆如此,我何以堪?”
至此,石虎已經將兩個兒子“滅門”,發生在石虎一家的人倫慘劇,是專製獨裁下權力人格的“原生態”,他讓我們看到無限製的權力導致的無限製的結果。可以對老百姓肆意荼毒,就可以對自己的親近甚至兒孫舉起屠刀,帝王家的仁義道德都是在這個原生態基礎上的,無非塗抹裝修了一下,石家隻是不加掩飾而已。
石虎讓我們見識了專製的“原生態”唱法,可以幫助我們鑒賞專製的“美聲”和“民族”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