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平庸時刻(2 / 2)

魏相少學《易》,先做“郡卒史”,後“舉賢良”,為茂陵令,茂陵大治。

魏相做到河南太守,地方高官,他在任上“禁止奸邪,豪強畏服”,可見也是全力推行皇帝專製主義的。魏相治下的洛陽武庫令是丞相田千秋的兒子,當時正好田千秋死了,小田一看老爹不在了,而魏相又很嚴格,他竟然擅離職守跑掉了,可以說掛冠而去。魏相知道,趕緊派人追,但是小田死活不肯回來,魏相獨恨曰:“大將軍霍光要是知道小田去官,肯定會以為是我很勢利,人家當官的老爹剛死,我就不容人了,完了,完了!”自怨不已。

果然霍光對魏相非常不滿:“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國家大策,苟見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淺薄也!”把魏相下廷尉治罪。

這件事讓魏相與霍光成為對立,所以霍光死後,魏相率先攻訐霍家。

由此可見,當時“甚稱上意”的魏相不過爾爾,先是患得患失,後是挾私攻擊,雖不算大奸,但和文帝時袁盎這樣的人物相比,差距已經不是一點了。品行如此,才幹也一般,魏相提不出什麼自己的東西,把以前賈誼、晁錯、董仲舒的文章抄下來,“奏請施行之”。平庸時代必出平庸人物,或者說平庸人物造就平庸時代,這個和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是一個道理。

繼魏相為相的是丙吉,丙吉是宣帝的恩人,但他“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孫遭遇,吉絕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足見這位伯伯也是大好人一個,而且低調。丙吉本來是監獄裏的一個小吏,也許是血腥見得多了,後來學習《詩》、《禮》,後來一直做到丞相,脾氣好得不得了,對人寬大得沒有邊,有部屬不稱職,犯了法,就讓他告假休息,從來不查處。別人批評他:“您作為丞相,官員貪汙腐敗,您老不查處,是不是不太合適啊?”丙伯伯笑嘻嘻地說:“在三公之府這樣的地方,查處整人,我倒覺得不合適。”

丙吉伯伯還有一個故事很著名,有一次,他到基層視察,在路上碰到一群人打架行凶,死傷橫道,把丞相的專車都給堵了,丙伯伯擺擺手,不讓隨從理會,繼續前進。又走了一會兒,看見一個人在趕著牛跑,牛哥哥喘息不定,丙伯伯半閉的眼睛頓時精光閃閃,讓隨從問這頭牛被追趕著跑幾裏了。

大家暈哪,人命關天,丞相不問;牛長跑鍛煉,伯伯卻這麼關心,為什麼?Why?

丙伯伯緩言道:“群眾鬥群眾,這是治安問題,也可能是刑事案件,屬長安令、京兆尹的職責範圍,丞相不親小事,所以不管;現在還是小陽春季節,牛哥哥跑跑就喘,是不是厄爾尼諾今年會影響到我們大漢?我們是農業國,還是看天吃飯啊,所以關心氣象是丞相的職責。伯伯我關心牛,這是見微知著,懂不?”

大家都雞啄米似的不停點頭,由衷讚歎:丞相識大體啊。

《漢書》曰:“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是時,黜陟有序,眾職修理,公卿多稱其位,海內興於禮讓。覽其行事,豈虛乎哉!”

乍看上去,宣帝一朝,身體健康,確實不錯。但把宣帝朝的組織切片放在顯微鏡下看,已經有病毒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