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元皇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
春,正月,辛醜,葬孝宣皇帝於杜陵;赦天下。
……
夏,六月,以民疾疫,令太官損膳,減樂府員,省苑馬,以振困乏。
秋,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轉旁郡錢穀以相救。
上素聞琅邪王吉、貢禹皆明經潔行,遣使者征之。吉道病卒。禹至,拜為諫大夫。上數虛己問以政,禹奏言:“……唯陛下深察古道,從其儉者。大減損乘輿服禦器物,三分去二;擇後宮賢者,留二十人,餘悉歸之,及諸陵園女無子者,宜悉遣;廄馬可無過數十匹,獨舍長安城南苑地,以為田獵之囿。以方今天下饑饉,可無大自損減以救之,稱天意乎!天生聖人,蓋為萬民,非獨使自娛樂而已也。”天子納善其言,下詔,令諸宮館希禦幸者勿繕治;太仆減穀食馬;水衡減肉食獸。
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責其所難,則其易者不勞而正;補其所短,則其長者不勸而遂。孝元踐位之初,虛心以問禹,禹宜先其所急,後其所緩。然則優遊不斷,讒佞用權,當時之大患也,而禹不以為言;恭謹節儉,孝元之素誌也,而禹孜孜而言之;何哉!使禹之智不足以知,烏得為賢!知而不言,為罪愈大矣!
不被父皇看好的劉奭登基了,是為漢元帝。把自己的老爹葬了,把老婆的老爹封侯了,漢家皇帝上台以後的重要工作基本上就是這些。
然後就是征集賢良,讓大家提意見。稍微像樣一點的皇帝都知道“讓大家提意見”,這是一個有道明君的規定動作,是他們必須走的程序。沙奶奶讓新四軍傷病員提意見,結果得到的是一頓暴誇,皇帝讓大臣和賢良提意見,如果不出故意破壞和諧氣氛的海瑞式的刺頭,結果也一樣,除了乘機寓馬屁於“意見”以外,就是直截了當地歌功頌德。
漢元帝登基,征集賢良,他看中的是琅邪的王吉和貢禹,太子深居東宮,他怎麼會知道所謂“明經潔行”的高人?他的信息是從哪裏來的?估計是朝廷或東宮的官員推薦的,這就是“援引”,朝裏有人好做官,朝裏有人也好做學問,大家在一個圈子裏,在朝在野都有人,必要的時候呼朋喚友,表揚與相互表揚,私人推薦成了一種製度性的東西,組織考察也就不過爾爾了。
王吉運氣忒差了一點,皇帝征集時不幸“翹”了,貢禹作為新一代民間精英進入新皇帝的視線,貢禹於是上書,提出了自己的政見和對皇帝的期望,他的主旨倒是和當下的主張頗有契合之處,那就是建設節約型社會。要說貢禹同學雖然剛入仕途,但是揭露問題的方式還是比較尖銳的,他知道所有問題都是自上而下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要建設節約型社會,得先建設節約型皇室、節約型朝廷,官家奢侈成風,號召建設節約型社會還有效嗎?官富民窮,老百姓想不過節約型日子可能嗎?貢禹於是衝著降低稅率、節約政府非公共性質的開支大發議論,雖然有些陳詞濫調,但主旨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