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元皇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
春,二月,赦天下。
夏,六月,赦天下。
上問給事中匡衡以地震日食之變,衡上疏曰:“陛下躬聖德,開太平之路,閔愚吏民觸法抵禁,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竊見大赦之後,奸邪不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隨入獄,此殆導之未得其務也。……近忠正,遠巧佞,以崇至仁,匡失俗,道德弘於京師,淑問揚乎疆外,然後大化可成,禮讓可興也。”上說其言,遷衡為光祿大夫。
荀悅論曰:夫赦者,權時之宜,非常典也。漢興,承秦兵革之後,大愚之世,比屋可刑,故設三章之法,大赦之令,蕩滌穢流,與民更始,時勢然也。後世承業,襲而不革,失時宜矣。若惠、文之世,無所赦之。若孝景之時,七國皆亂,異心並起,奸詐非一;及武帝末年,賦役繁興,群盜並起,加以太子之事,巫蠱之禍,天下紛然,百姓無聊,人不自安;及光武之際,撥亂之後:如此之比,宜為赦矣。
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漢元帝在四個月內連續頒布了兩次大赦令。
大赦天下是所謂仁政,古代要施仁政就是大赦,把監獄清空,把全體臣民的缺省值設置為良民,潛台詞是,老子已經把你們都當成好人了哦,不要再犯在老子手裏。今天要施仁政,一般不會玩大赦,要玩就玩減稅,像香港,年收入一千四百億,拿四百億返給納稅人,香港實行殖民統治久矣,老百姓都不會喊萬歲了,要是這事放在內地,盡管我們不喊萬歲也很久了,倘若真要按這個比例返富於民,我是願意高呼萬歲的。
漢元帝連續地實行大赦,效果並不好,給事中匡衡就著地震給皇帝上疏,批評了這件事。
匡衡字稚圭,前漢著名經學大師,東海郡承縣(今山東棗莊)人,匡衡從小就愛學習。我們小時候都寫過《記一個勤奮學習的好同學》這樣的作文,但往往苦於沒有素材,如果匡衡做你的同學,你的作文就有流傳千古的可能了,你是這樣寫的:“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於是, “鑿壁偷光”這一典故就是你的專利了。鑿壁偷光隻是匡同學的一個亮點,僅以此不足以成大學問家,他是怎麼完成自己的學業的呢?“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歎,資給以書,遂成大學。”(《西京雜記》)
匡同學發現“大赦之後,奸邪不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大赦之後和預期的效果相距甚遠。匡同學認為,“雖歲赦之,刑猶難使錯而不用也”。就是說,即使年年大赦,也很難做到刑罰設而不用。諸葛亮也是反對動輒大赦的,他強調要用大德治理社會,不能用小惠治理社會:“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若劉景升、季玉父子,歲歲赦宥(yòu),何益於治!”(《答惜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