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平皇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
夏,四月,乙未,博山簡烈侯孔光薨,贈賜、葬送甚盛,車萬餘兩。以馬宮為太師。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書者前後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諸侯王公、列侯、宗室見者皆叩頭言:“宜亟加賞於安漢公。”
王惲等八人使行風俗還,言天下風俗齊同,詐為郡國造歌謠,頌功德,凡三萬言。
莽又奏為市無二賈,官無獄訟,邑無盜賊,野無饑民,道不拾遺,男女異路之製;犯者象刑。……泉陵侯劉慶上書言:“周成王幼少,稱孺子,周公居攝。今帝富於春秋,宜令安漢公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皆曰:“宜如慶言。”
時帝春秋益壯,以衛後故,怨不悅。冬,十二月,莽因臘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請命於泰畤,願以身代,藏策金縢,置於前殿,敕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於未央宮。大赦天下。莽令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喪三年。奏尊孝成廟曰統宗;孝平廟曰元宗。斂孝平,加元服,葬康陵。
班固讚曰: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顯功,以自尊盛。觀其文辭,方外百蠻,無思不服,休征嘉應,頌聲並作;至於變異見於上,民怨於下,莽亦不能文也。
王莽上台前,一直玩一種勸進的遊戲。王莽有功於漢,然後朝廷(王莽主持下)賜王莽田於新野,王莽又堅決不要,於是有487572人上書,批評王莽:“您這件事做得不對呀,您不收下朝廷的賞賜,全國人民寢食不安哪。”
王莽派王惲等八人到全國考察民風民俗,了解民情民意,他們回來後,選編了一部3萬字的歌謠集,比《風》《雅》《頌》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到“上書者前後487572人”,我就想到,黃仁宇不是一直批評中國沒有數目字管理嗎?你看看,487572,有零有整,看上去絕對統計準確,準確得不容置疑。
我不知道當時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識文斷字的,能有四十餘萬人上書,不要說在兩千年前,就在今天,也是夠嚇人的。中國的表態文化十分發達,但是,這種表態,一般都是“代議製”的,各省通電一番,基本上就是全國的民意了。但是王莽直接向民眾尋找支持,不管這套做法今天看來有多少漏洞,當時他們確實是認真去做的。
中國的統治者,對於其合法性,從來不屑於到每個百姓那裏去尋找,他們一般不會向民眾喊話,因為他們知道,民眾一旦響應了,後麵的麻煩也會很多。所有胸有成竹的領袖,最多找一些社會名流谘詢協商一下,然後就宣布代表民意了。王莽對宗室、貴族、官僚使勁拉攏,媚悅吏民,應該說功課已經做到了,鋪墊得差不多了,直接奪權就可以了。可是他內心還是有些怯,487572人的上書,3萬字的民謠,是被他視為更能代表民意的具體體現。這也算是一種古代的“大民主”。
向民眾直接喊話,推動廣場運動,挾所謂民意以恣行,是專製的另一種表現。這種表現,在現代國家更多見。
班固說,王莽上台前的時期,“褒善顯功,以自尊盛。觀其文辭,方外百蠻,無思不服,休征嘉應,頌聲並作。”應該說,宣傳工作做得非常紮實到位,連方外的蠻夷之地都能感受到這種強大的宣傳陣勢。人類是容易接受蠱惑的,一種聲音反複激蕩是能降低人的心智的,大家都知道戈培爾一句名言:“謊話說一千遍就是真理。”其實,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當隻有一種聲音的時候,人民已經沒有能力判斷什麼是真理,也無所謂真理了。
王莽把十四歲的孝平帝劉衎毒殺了,這一年他五十歲。一方麵可能是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另一方麵,也有可能是他認為時不我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