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印璽崇拜(1 / 2)

王莽初始元年(公元8年)

莽將即真,先奉諸符瑞以白太後,太後大驚。是時以孺子未立,璽臧長樂宮。及莽即位,請璽,太後不肯授莽。莽使安陽侯舜諭指,舜素謹敕,太後雅愛信之。舜既見太後,太後知其為莽求璽,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複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天下豈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變更正朔、服製,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璽為,而欲求之!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太後因涕泣而言,旁側長禦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謂太後:“臣等已無可言者。莽必欲得傳國璽,太後寧能終不與邪?”太後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乃出漢傳國璽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傳國璽,奏之;莽大說,乃為太後置酒未央宮漸台,大縱眾樂。莽又欲改太後漢家舊號,易其璽綬,恐不見聽;而莽疏屬王諫欲諂莽,上書言:“皇天廢去漢而命立新室,太皇太後不宜稱尊號,當隨漢廢,以奉天命。”莽以其書白太後,太後曰:“此言是也!”莽因曰:“此悖德之臣也,罪當誅!”於是冠軍張永獻符命銅璧文,言太皇太後當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後;莽乃下詔從之。於是鴆殺王諫而封張永為貢符子。

班彪讚曰:三代以來,王公失世,稀不以女寵。及王莽之興,由孝元後曆漢四世為天下母,饗國六十餘載,群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卒成新都。位號已移於天下,而元後卷卷猶握一璽,不欲以授莽,婦人之仁,悲夫!

公元8年,距今已是兩千多年,王莽哥哥正式改朝換代,“禦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變犧牲,殊徽幟,異器製。”

這是我們讀《資治通鑒》以來,第一次和平地改朝換代——中國的江山要打,打下來的江山才能坐得穩。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分析東歐劇變時,說到中國社會主義江山為什麼穩定,就是因為是打下來的,而且是自己打下來的。東歐各國是蘇聯幫忙,所以立國不穩——這是閑話。

改朝換代,大概要做以下幾項形式上的工作:

第一是確定國號,王莽把自己的新政權的國號定為“新”。這是個有創意的國號。古代定國號的時候,好述古,比如“漢”、“周”、“趙”、“宋”等,曆史就有N個,王莽定國號曰新,表現了他大無畏的革新精神,嘿嘿,讚一個。

第二是改正朔。正和朔分別是一年和一月開始,改正朔就是重新確定新年第一天從哪天開始,嗬嗬,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總覺得這種選擇關係國運。其實現今也一樣,奧運會不也選在了8月8日?不要說這個日子是隨便定的哦。

第三是易服色。服色,細究一下,有“服”,即服裝的款式,有“色”,即主打的顏色。顏色和古代五行五德相關聯,是門係統的學問,這在秦漢時期很重要,後來似乎不那麼重要了。而服裝的款式前麵不重要,到了明清之際以及清代、民國之際又重要了。服色剛開始是天命正統的象征,到了後來,成了文化的象征。“中山裝”和“毛式服裝”是有些許差別的,國共兩個黨國有其內在的一致性,又有一定的區別,在服裝、器物、行文等文化層麵,都有這種既關聯又刻意差異化的現象。希望能看到專門研究這方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