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王莽的經濟改革(1 / 3)

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

莽以劉之為字“卯、金、刀”也,詔正月剛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乃罷錯刀、契刀及五銖錢,更作小錢,徑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錢直一”,與前“大錢五十”者為二品,並行。欲防民盜鑄,乃禁不得挾銅、炭。

……

莽曰:“古者一夫田百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秦壞聖製,廢井田,是以兼並起,貪鄙生,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闌,製於民臣,專斷其命,繆於‘天地之性人為貴’之義。漢氏減輕田租,三十而稅一,常有更賦,罷癃鹹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稅一,實什稅五也。故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奸。俱陷於辜,刑用不錯。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裏、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製度。敢有非井田聖製,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最後五十年,漢帝國在不停地衰退中。在政治上,綱紀不振,外戚專權,整個上層腐敗奢靡,這在史書上多有記載;在經濟上,土地兼並嚴重,王莽說“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應該是反映現實狀況的。所以帝國在政治上經濟上都需要改革,也都渴望改革。

王莽應該是應運而生,王莽也確實在政治和經濟上都策劃和推進了改革。在政治上,除了形式感的東西多了一點以外,應該說綱紀不振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解決,王莽本人比較節儉,為了正風氣,他還殺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腐敗奢靡的問題也有所緩解。班固帶有個人偏見,說王莽一直作偽,其實王莽以身作則,是為他贏得了相當高的聲望的。當時的官員和老百姓隻要一對比,不論後麵漢家的幾個皇帝,還是王莽的幾個叔叔,在個人道德方麵都太差勁了。王莽在作風方麵煥然一新,這是應該肯定的。

由於班固的偏見,我們看不清王莽身邊其他人的狀況,按常情推斷,王莽在建立新朝的過程中,在改革的過程中,是感召了一批和他誌同道合的同誌的,沒有同心同德的擁護者,他折騰這麼大的動靜是不可能的。

王莽在政治改革方麵如果說還能得分(改革官製頗有鬧劇色彩,但王莽勤政、儉樸的作風對朝廷風氣的影響應該予以正麵的評價),那麼經濟改革則是亂無章法,一敗塗地。

王莽改革幣製,又改革土地製度,這兩項改革當然是關聯的,我們討論一下。

新朝幣製,王莽改了大約四回,總體的方向是減少錢的成色,降低錢的價值,縮小錢的麵值。他廢除流行已久的五銖錢,推出了一銖錢。第二年,王莽更推出了金、銀、龜、貝、錢、布六種材質和二十八種麵值的貨幣,後來,龜、貝、布三種貨幣因為老百姓堅決不用,又隻好也廢除了。王莽還禁止私藏黃金,讓貴族們把黃金統統交出來,兌換成政府發行的貨幣。這一招更多的意義是讓劉姓貴族貧困化。

我們從現代的角度看王莽幣製改革,他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中國古代一直存在著貨幣流通性不足的問題,可以說是長期銀根緊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貨幣是金銀銅等貴金屬,不易開采,另外,這些貨幣的儲存價值被放大,流通價值被縮小,金銀經常被大小財主埋在後院子的地缸裏,退出了流通。

流通的錢少,錢就值錢,相對的糧食等其他東西就便宜。銀根緊縮一來不利於工商繁榮,二來讓小農經濟更加脆弱。中國的工商業不發達,除了政府通過政治手段、文化意識壓製以外,貨幣發行量太小也直接影響了工商業的發展。毛主席說:小生產每日每時地產生資本主義。銳圓的理解是,不是到了明末中國才有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以前就會萌芽,這是自然而生的,隻是流通的貨幣太少,商業無法規模運作。最近看《財經》雜誌報道,說粉碎“四人幫”前,中國的M2貨幣隻占GDP的25%,現階段是125%,美國則走向另一個極端,虛擬經濟中流通的錢是GDP的14倍。依這個標準看,中國古代的M2,也即流通的錢和社會儲蓄(埋在地窖裏的金銀)占GDP的比例可能更低,小生產雖然每日每時地產生資本主義,但是沒有貨幣流通和金融支持,也就形不成真正的資本主義。資本是什麼?資本是錢,沒有錢,哪裏有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