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再說讖緯(2 / 2)

當時,還有一句讖語非常流行,那就是“劉氏當興,李氏為輔”。我們單就這條讖語的創作水平來看,比“劉秀當為天子”更專業,水平比較高。為什麼?因為“劉氏當興”有一定的社會心理基礎,因為經過十多年折騰,大家認為王莽哥哥不像是真命天子,沒有專業能力,做皇帝還是姓劉的專業,畢竟人家做這麼多年了,品牌可靠,技術有積累,質量相對有保證。至於“李氏為輔”,則是明顯的李家體製內創作,李氏是應在劉秀的妹夫李通身上的,倘若姐夫鄧晨也有這個雅興,“劉氏當興,鄧氏為輔”也會出現。

讖語的指向明確與否,模糊度怎麼掌握,這要根據人民群眾的“抗忽悠指數”決定。人民有時候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前麵在講王莽上台時,有一個細節我沒有提,當時有位超級投機分子名叫哀章,看到王莽有上台的意願和可能,做了兩個銅盒子[銅匱(guì)],裏麵各放一圖一冊,分別是“天帝行璽金匱圖”和“赤帝璽某傳予皇帝金策書”。意思是劉邦哥哥按上天的意願專門寫的一份越洋快件,裏麵不僅指定王莽當領導人,還指定了八名大臣。這位哀章本來是想以快件投遞員的身份,把這份王莽肯定喜歡的快件送到,賺點小費,在送到之前,哀章哥哥急中生智,幹脆修改了快件的內容,八大臣改成十一大臣,他把自己的名字和賣燒餅的看門的王興、王盛都加在了圖冊裏,於是他旱地拔蔥,成了新朝最顯赫的十一公之一。

這個跨越時空的高皇帝“禪讓書”其實是一種最直白的讖語,王莽願意信這好理解,關鍵是王莽認為天下人可能都信這一套玩意兒。有指定皇帝外帶王公大臣的“銅匱圖冊”在前,什麼“劉秀當為天子”、 “劉氏當興,李氏為輔”的讖語被創作出來,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要照銳圓的脾氣,應該像宋江哥哥整一塊寫有一百單八人姓名的碣石一樣,劉秀幹脆把自己和雲台二十八將的名字一起編成讖語:“劉秀當為天子,鄧禹馬成吳漢王梁賈複陳俊耿弇杜茂……當輔。”這樣一步到位,齊活。

劉秀雖然是最早參加革命的元老之一,但是一開始他並不是核心,這和毛澤東的經曆仿佛。當時舂(chōng)陵係“柱天都部”的核心是劉縯,劉縯說:“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連年,兵革並起,此亦天亡之時,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也!”這是一篇簡短的革命宣言,為什麼革命,革命的目標是什麼,都清晰可見。秦末群雄打了半天,不知道目標是什麼,有了曆史經驗,所以新一代造反派一開始就知道“複高祖之業”是戰略目標。所以,銳圓認為“劉氏當興”的讖語在當時最有市場,劉縯、劉玄、劉盆子,有自己拉杆子的,有被造反派擁戴的,情況際遇各有不同,但他們都姓劉,這是確信無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