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王更始元年(公元23年)
劉秀至郾、定陵,悉發諸營兵。諸將貪惜財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敵,珍寶萬倍,大功可成;如為所敗,首領無餘,何財物之有!”乃悉發之。六月,己卯朔,秀與諸營俱進,自將步騎千餘為前鋒,去大軍四五裏而陳;尋、邑亦遣兵數千合戰,秀奔之,斬首數十級。諸將喜曰:“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複居前,請助將軍!”秀複進,尋、邑兵卻,諸部共乘之,斬首數百、千級。連勝,遂前,諸將膽氣益壯,無不一當百,秀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衝其中堅。尋、邑易之,自將萬餘人行陳,敕諸營皆按部毋得動,獨迎與漢兵戰,不利,大軍不敢擅相救。尋、邑陳亂,漢兵乘銳崩之,遂殺王尋。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伏屍百餘裏。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赴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王邑、嚴尤、陳茂輕騎乘死人渡水逃去,盡獲其軍實輜重,不可勝算,舉之連月不盡,或燔燒其餘。士卒奔走,各還其郡,王邑獨與所將長安勇敢數千人還洛陽,關中聞之震恐。於是海內豪桀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間,遍於天下。
莽聞漢兵言莽鴆殺孝平皇帝,乃會公卿於王路堂,開所為平帝請命金縢之策,泣以示群臣。
昆陽之戰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小時候,讀過一本《毛主席五篇光輝哲學著作中的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我第一次讀到昆陽之戰,還有官渡之戰、淝水之戰等。
昆陽之戰的過程就不在這裏複述了,有幾個抬杠式的問題拋出來和史友們交流。
兵在精不在廣,兵員眾多,即使在冷兵器時代,也未必是什麼太大的優勢。在今天,就更不用說了。在古代,戰力和人數還有直接關係,在當代,戰力更多的決定於武器係統。昆陽之戰,王莽方的王尋、王邑統率四十二萬人,在這種大動亂時期,這麼多人必是湊集起來的,不是組織訓練出來的。王莽時期,在北方布置了約三十萬正規軍以備匈奴,這是他的家底,四十二萬非正規部隊也。兵員過多,徒有聲勢而已,嚇唬作用大於實際戰鬥作用,況兵員一多,供給就是大問題,越是大規模的軍隊越不能持久,所以,以少勝多其實是以精勝濫,劉秀率三千敢死隊突入王尋王邑大營,莽軍倘組織訓練有素,勢必是羊入虎口。諸將評曰:“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其實劉秀是發現了以精勝濫的規律。
另外,戰爭中兵員的勇氣是否能激發出來,甚為關鍵。我們在體育比賽中常說某隊進入競技狀態,打瘋了,手熱了,在戰爭中亦如此,一旦進入狀態,則勇不可當。劉秀平常黏黏糊糊,但在大戰之前,卻善於片言隻語消除部隊的緊張畏懼心理,激發奮勇向前的鬥誌,劉秀的帥才見乎於此也。
所以此戰以少勝多初看似僥幸,細看是必然。
還有一種觀點,昆陽之戰,底定劉秀的帝王功業,其實這也是事後諸葛亮看法。昆陽之戰,意義在於擊潰了王莽的軍事主力,為王莽軍事上最後挽回敗局投了否決票,確認了王莽新朝必亡,但劉秀帝業卻遠非昆陽一戰可定。昆陽大勝,劉秀雖然贏得大名,但這隻是勇將之名。昆陽之戰以後,更始皇帝劉玄和親近將領就策劃誅殺劉縯,看來這一場勝利,並未給劉縯劉秀兄弟在政治上帶來好處,劉玄殺劉縯而懷柔劉秀,從另一個側麵證明,當時大家都以劉縯為政治領袖,而年輕的劉秀,隻是一勇夫耳。項羽巨鹿之戰滅秦主力,也奠定了項羽秦亡以後的政治地位,劉秀昆陽之戰滅莽主力,較之當年項羽差了許多;以項羽一戰決定大局而又被劉邦逆轉,以劉秀昆陽之勝遂以為帝業必就則不免以果證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