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囂讀完《王命論》,並沒有打消對劉氏再受命的懷疑,但這不妨礙《王命論》成為一部“用正確輿論引導人”的精品。這部偉大的著作,堅持君權神授的天命主義,堅持大一統帝國道路,堅定皇帝對一切的專政,特別是堅持劉氏的領導,講得非常深刻,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班彪把現成的真理當果盤一樣端到隗囂的麵前,隗囂認為敢於懷疑比隨便堅信更可貴,他對班彪吟誦了北島的詩:“我不相信!”班彪說,那你就是迷茫的一代。於是班彪繼續向西,給竇融傳經送寶去了。
竇融也是一個對時世變遷很敏感的人,天下一亂,他就跑到河西(今甘肅西部),也成為割據一方的勢力。
新莽末和後漢末情形大致一樣,天下大亂,然後大小諸侯割據,然後大吃小;所不同者,漢末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麵,而王莽末最終歸於一統。這不是說當時沒有三國鼎立的可能。隗囂不是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不過他自認為“高可為六國,下不失尉佗”的可操作性更強,和劉秀、公孫述、包括自己身後的竇融一起諸國鼎立,這個方案可能在他腦袋裏盤旋的時間最長。隗囂之所以更傾向於“高可為六國”,一是向東和劉秀爭雄內心有些怵;二是自己的後麵有一股勢力,那就是河西的竇融,對自己牽製非常大。劉秀也以為和自己爭雄天下者,隗囂也,公孫述也,所以才和強敵保持相對穩定的現狀,而全心全意平定東方,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最後決戰。曆史證明,劉秀的策略是正確的策略。
隗囂如果想做成三分鼎足之夢,也應該先平定河西,有一個效忠劉秀的竇融在身後,隗囂是一事無成的。隗囂對竇融正確的做法,一是誘降(和平統一),二是消滅(解放河西)。而隗囂最後采取的行動是,派人勸竇融繼續保持割據(維持現狀)。(方今豪傑競逐,雌雄未決,當各據土宇,與隴、蜀合縱,高可為六國,下不失尉佗。)
劉秀接受了對隗囂太客氣反而讓他更拿捏的教訓,對關乎全局的竇融,不再待以敵國之禮,不再平等相待,而是一開始就明確君臣名分。劉秀給竇融寫信道,不排除竇融對全局有巨大影響力:“舉足左右,便有輕重。”(“舉足輕重”是劉秀原創成語之一)但是劉秀不給竇融待價而沽的空間:“你要自己獨立,還是和隗囂、公孫述聯合,都隨便。不過,我要告訴你一個結論,那就是天下的利益可以分沾,但是天下是我的。這是原則,原則是沒有商量的。你看著辦吧。”(王者有分土,無分民,自適己事而已。)然後劉秀直接任命竇融為涼州牧。形勢講清楚了,我能給你的好處也一次性拋給你,你接不接吧。竇融有沒有獨立稱王的想法,恐怕不能說沒有,但是,劉秀一開始就把話挑明了,把你看透了,你的野心和想法也就不想再堅持了。劉秀看似隨意的而又不容置疑的安排,不僅僅是基於對竇融的信任,更是基於對人性的把握,識時務者為俊傑,知利害者可以共事也。
涼州牧管轄的地麵是包括隗囂的實際控製區的,竇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地擁護劉秀的領導,斷送了隗囂的三分鼎足之夢。說竇融舉足輕重,看來還是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