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浙西南的生活世界及文化傳承(6)(2 / 3)

第四節區域內的宗教信仰和民間信仰

在儒家文化得到廣泛傳播的同時,佛教和道教也紛紛傳入浙西南地區,並分別由於獨特的教義和活動方式,吸引了許多社會上層人士和廣大的普通民眾,佛教和道教因之成為該地區社會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浙西南地區的民間信仰具有多元特征,影響並製約著民間社會的生產、生活活動,並成為區域內文化傳統的重要內容。

一、佛教和道教的傳播

三國時期,征虜將軍鄭平舍宅建寺,此為衢州境內佛教傳播之始,南朝至唐代為最盛。道教始於南朝,境內爛柯山被稱為青霞第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唐宋尤盛,至明清而衰。佛教和道教傳入衢州之後,便廣建寺廟、道觀,可謂僧道雲集、大師輩出。儒、釋、道的不斷融合及佛、道教義的廣為傳播,使更多儒士、地方士紳及民眾成為推崇者、傳播者和踐行者,進而對衢州地方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佛教的傳播

宋代衢州名臣趙抃對佛教的傳入、發展及其對社會民眾的廣泛影響作了詳盡而生動的描述:“浮圖氏法始漢明帝時入中國,熒熒乎魏、晉,煌煌乎宋、齊,恒赫熾炎乎梁、陳、周、隋之間。王公卿士上焉而倡導,豪賈大姓下焉而服從。父提子手,不釋不歸;兄詔弟耳,不佛不師。貨貝玉帛,懌樂棄施;膚發肢體,無所愛吝。州供裏養,家擎戶跽。析利益,怖罪苦,心誠力勤,一以宗乎其教,如趨市然。”衢州地區佛教的發展與此基本相近,可謂“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衢雖僻,處偏陬,而象教之行由來已久。祥符、天寧、天王、南禪建自六代,以及柯山、烏石、明果、九華諸名勝,類皆有高僧駐錫其中,卓卓在人耳目,旃檀香火,綿亙至今不絕”。的確,衢州地區的奇山秀水備受信徒青睞。三國至唐宋年間先後建寺庵700餘座。三國時期,吳地征虜大將軍、亭長侯鄭平篤信佛教,在其九十三歲高齡時,將其居宅改建為佛寺,開創了衢州地區建佛寺之先風。後來,此佛寺分別更名為“鄭覺”、“龍興”,直至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更名為“大中祥符寺”,明清時期府僧綱司曾設於此。民國12年(1923)在此地成立了衢縣佛教協會,並請“弘一大師自蓮花寺來城主其事,弘一因將誦讀諸經並全部藏經、續藏經概行捐贈,設看經會,以廣流傳。主持僧妙玄乃建設藏經樓於後殿”。

南朝梁武帝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佛教文化高潮,這對衢州地區的佛教發展也產生了深刻影響,於是境內名山勝景廣建寺庵。梁天監年間(502—519),於城南三裏建立南禪顯聖寺。天監三年(504),臥雲禪師在城區建立吉祥寺,宋時改為天寧寺,全稱天寧萬壽禪寺,寓“祈天下太平安寧”之意。天寧寺是唐代衢州地區佛教文化的中心,曆代曾有多位高僧在此居住,據康熙《西安縣誌》載:“唐末永明延壽禪師駐錫衢州,作《宗鏡錄》於此寺。”如今,天寧寺內仍懸掛延壽永明禪師坐像的複製品,手撚佛珠,神態清朗。宋景德年間(1004—1007),高僧金華聖者來到天寧寺,圓寂後稱為定光古佛,天寧寺為之建古佛殿,官員、儒者、士紳題聯不輟。天寧寺極盛時規模宏闊,廟產良田四百餘畝,殿堂房屋十九幢。其山門有明崇禎年間蜀地僧人如海所立石碑一塊,上題“聞聲徹悟”四字,為文徵明所書。大雄寶殿有祝枝山手書對聯一副,殿內還有清康熙玄燁禦書石碑一塊,上有“康熙宸翰”四字。從中可見天寧寺在當時地位之顯赫。1920年,弘一法師曾在此組建衢州佛教協會,並以殿旁翼屋作為辦公地點。現今懸掛的“天寧禪寺”匾額為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書。此期還建有藥師寺、天王寺、南禪寺、寶嚴教寺、巨峰庵、西山寺等,為佛教在衢州地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