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漢武帝茂陵之謎(3 / 3)

有一次,漢武帝領著衛青一夥去今戶縣、周至沿秦嶺腳下清涼山打獵。這座清涼山的西麵有澇峪、就峪等山穀,東麵有高冠峪、紫峪等山穀,橡樹和柞樹又茂又密,所以猿猴和狗熊特別多。當他們來到清涼山的時候,突然遇到一頭碩大無比的黑熊。走是來不及了,衛青自告奮勇請纓去射殺這頭黑熊,結果一箭未致命。黑熊猛地撲向他們,情急之中,武帝躍下駿馬迎麵與黑熊展開了搏鬥。而此時衛青等人都驚呆了,竟然忘記上去幫助武帝了,於是武帝隻好孤軍奮戰。他毫無懼色,憑借自己的力量與這頭黑熊對抗,與熊的搏鬥直到天黑才結束,後來在衛青等人的幫助下,才徹底將黑熊活捉。後來漢武帝在臨終的時候想到自己年輕時候的這件事情,下令工匠雕刻出來,以永遠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讓後世的人們永遠記住他是一個力大無窮的勇士。

@@◆誰是盜掘茂陵的人

茂陵是西漢盛世時期的帝王陵墓,它不僅有著巍峨的外觀,而且還有數之不盡的寶藏與之相伴。茂陵地宮中到底埋了多少寶藏呢?這些寶藏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金山,因為隻有金山可以概括茂陵中的寶藏。根據史書記載,由於茂陵始建於漢武帝即位之初,年年都有金銀財寶入藏地宮,直至他死後入葬,地宮已塞滿各種寶物,無法再裝。茂陵地宮內的隨葬品除金銀珠寶外,還有珍禽異獸、牛馬虎豹,就連外國人贈送的玉箱、玉杖和他經常閱讀的雜經30卷也一並埋入地宮。另外,漢武帝身穿金縷玉衣,口含金蟬寶玉,更是獨一無二。這些奇珍異寶的命運是可悲的,它們從被埋入漢武帝陵墓的那刻起就未安穩過。

曆代帝王陵墓都是盜墓賊主要光顧的地方,茂陵也不例外,那麼茂陵到底有沒有被盜過呢?讓我們順著一些蛛絲馬跡去追尋這些奇珍異寶的蹤跡吧。漢武帝安葬之後的第四年,即公元前84年的一天,都城長安附近的扶風市有人兜售一個玉箱和一個玉杖。這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了,但碰巧讓經過這裏的一位曾經侍奉過漢武帝的侍從看到。他一眼就看出這是漢武帝生前最喜歡的物件,是西胡康渠國王的進貢物品,於是他馬上報告官府。官府認為這件事情重大,將兜售之人抓起來拷問。這個人隻說他是用30匹青布和9萬枚銅錢從別人那兒買來的,至於這個人是誰、從哪裏來他也不清楚。這起案件隻得就此作罷,由此看來武帝墓最早被盜有據可查的是這年。

謎團由此而來。既然武帝聚斂了幾十年的財寶放入墓中,那麼幾個毛賊是無論如何也拿不走所有的東西的,如果這樣,那麼茂陵中的珍寶應該還有很多,但事實卻是,茂陵中的珍寶所剩無幾。因此有人會問:後來茂陵又遭受了怎樣的厄運呢?漢武帝這位大權獨攬的皇帝在自己死後是否過得舒坦呢?迄今為止,我們還能從茂陵中得到什麼寶貝呢?茂陵還能給我們留下哪些驚喜呢?

曆史給茂陵製造了無數的懸案。公元前64年的一天,一位采藥的老人在一個小山洞中撿到幾本用黃色絲綢包裹的書籍,他不敢自己留著(因為隻有皇室成員才能用黃色絲綢),趕緊上交官府。官府打開一看,裏麵是雜經30卷,包括《老子》2卷、《太素中脂經》6卷、《天柱經》9卷、《六龍步元文》7卷、《馬皇受真術》4卷。經過進一步核對,讓主要官員大吃一驚,原來這是漢武帝的隨葬書籍。他們趕緊上報給當時的皇帝。但由於皇帝要顧及自己的麵子,隻對守陵的官員作了一些簡單的處罰就草草了事,所以這件事情的真假就成為了懸案。這是關於茂陵的第一起懸案。

不久,又有一位地方官從一個農民的手中繳獲幾個玉碟,經過查驗,發現是茂陵內的東西,地方官急忙稟報上去。誰曾想,檢查組還沒有到,這個藏有玉碟的農民就不明不白地死掉了,至於他是從哪兒得到的這個玉碟,也無人能知了!這是第二起懸案。最後一起懸案更加離奇。江蘇某縣縣誌記載這麼一件事情:有一天,一位商人出門采購貨物,忽然遇到大雨,他急急忙忙跑到一個土地廟中避雨。沒有想到雷電交加中土地廟上空出現一個似龍非龍的動物,當這個商人想要看個究竟的時候,這個動物突然吐出一顆寶珠來。商人撿起一看,上麵刻著“禦用”兩個字,他哪敢留下,很快就交給官府並將此事原委說了出來。誰曾想到,怪事接二連三地出現了。不久這個商人不見了,又過了幾個月,放在官府府庫中的這顆寶珠也不見了,朝廷嚴厲追查也毫無消息。又過了3年,人們卻發現商人口含寶珠死在離茂陵不遠的一口井內,也不知道死了多久了。後來西漢皇室成員確認這顆寶珠是漢武帝的隨葬品,並將它送回祭祀漢武帝的祠堂內。據說後來每天晚上都有打雷的聲音隱隱從祠堂裏麵傳出來,以至於守衛祠堂的士兵晚上都不敢靠近祠堂,再後來這顆寶珠就不知下落了。這個懸案千百年來廣為流傳,但就沒有人能說出它的真相來,也許確有其事,也許是杜撰的,不過這卻給茂陵籠罩了些許神秘的氣氛。

這些懸案不能確切地說出茂陵是否被盜過,也就更加吸引後來者去探究茂陵珍藏寶藏的秘密。那麼都有哪些人真正進入過茂陵呢?這些進入茂陵的人都從那裏帶走了什麼呢?讓我們再次打開曆史文獻,就不難找到這樣的記載:公元25年9月,赤眉軍分為30營(一營1萬人)擊敗更始軍,進入長安後進行擄掠,並出城擄掠關中各縣邑。又發掘漢帝、後墳墓,收取寶貨。此次盜掘西漢帝陵的行動,想必茂陵也未能幸免。更為詳盡的記載就是西漢末年,赤眉軍打開了茂陵的羨門,成千上萬名起義軍兵士搬去陵內隨葬品,但由於茂陵地宮內的寶藏太多了,以至於赤眉士兵搬了幾十天也不能使陵中物品減半。最為慘烈的浩劫在公元880年,黃巢農民軍進入長安。他們為了籌集軍餉,掘開茂陵,使大量金銀玉器散失四處。經過這次,茂陵寶藏所剩無幾,一代名帝的陵墓自此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中,即便後來偶爾有人前來憑吊,也隻有對著空空的茂陵感慨的份了。

@@◆相關鏈接

1.茂陵中有金縷玉衣,由於漢武帝身體高大肥胖,玉衣形體就大。它全長1.88米,以大小玉片約2498片組成,共用金絲重約1100克(1.1公斤)。

2.茂陵東南是茂陵邑遺址,始建於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為了繁榮茂陵附近的經濟,漢武帝不斷遷徙“郡國豪傑,及資三百萬以上”者於邑中。由於人口逐年增加,後改邑為縣,戶數多達6萬多戶,人口有2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