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日本進入滿洲。10月,俄國增援部隊在沙河受到打擊。3萬人的旅順口駐軍於1905年1月2日投降,5月27~28日的對馬海峽決戰決定了俄國的失敗。
日俄戰爭是日本和沙俄為重新瓜分中國東北和朝鮮而在中國境內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此後,日本取代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支配地位。
多格灘事件結束俄國須賠償損失
2月25日,國際調查委員會在巴黎發表多格灘事件的判決結果。
調查委員們一致認為,俄國艦隊當時很可能真的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盡管如此,俄國海軍上將羅傑斯特文斯基仍須負責炮轟英國漁船的後果。許多調查委員對羅傑斯特文斯基在通過英吉利海峽時,未注意到急待救援的漁船,表示遺憾。委員會最後裁決俄國須賠償經濟損失。
美國總統就職大典
今天,蕭道爾·羅斯福在護衛隊的伴隨下,由白宮驅車前往國會廣場直誓就職美國第二十七屆總統。大批民眾在就職典禮上向羅斯福總統致敬。稍後,羅斯福在白宮前的講台上,檢閱了美國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遊行隊伍。
日軍攻占沈陽
3月10日上午10時,日軍成功地進占沈陽,俄軍則向北撤退。
2月下旬,日俄兩國大軍在沈陽開始會戰。本月初,因日軍掌握製敵先機,擊潰俄軍右翼,使得俄軍總司令庫洛帕特金下令全軍撤退,而告結束。日俄雙方在此役中均損失慘重,俄軍損失15萬兵力,而日軍亦有7萬人傷亡。日本雖然獲勝,但因其戰力耗損太大,轉而希望以和平談判方式,盡快終止戰爭。
俄軍撤離沈陽,200000人陣亡
3月13日。連續進攻的日軍已將俄軍的右翼包抄起來,迫使克拉帕特金將軍放棄沈陽和滿洲南部。據報道,俄軍在戰鬥中損失慘重,日本步兵的瘋狂進攻使俄軍大約傷亡200000人。在一次戰鬥中,僅一個團就發動了13次衝鋒。先期發動的進攻於3月8日突破了俄軍防禦中心。潰敗的士兵將13門重炮丟棄征戰場上。
與此同時,日軍大規模集結沈陽西北,迫使俄國人北撤到離沈陽三天路程的鐵嶺。倉皇逃跑的俄軍丟棄了大量武器裝備。而在日軍進逼鐵嶺的時候,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的局勢也日趨惡化。工人居住區不斷掀起反戰浪潮。各省傳來的消息說,動亂局勢在不斷蔓延,地主和政府官員不斷受到暴民的襲擊。
德皇出訪摩洛哥,激怒法國
威廉:“下一個拜訪誰?”
3月31日。德皇對丹吉爾的訪問是一個政治大示威,盡管威廉皇帝在德國公使館對他的臣屬們說他的摩洛哥之行是為了保護德國的經濟利益。
德皇說:“我很高興地看到你們是德國工商業的忠實的開路先鋒。你們幫助我在一個自由國家裏堅定地維護了祖國利益。摩洛哥將保持它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然而,德皇的訪問被法國人視為挑釁行為。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顯得有些不妙。
法國外長德爾卡塞不得不在上議院重申法國的政策:“法國對摩洛哥的政策將一如既往。國王蘇丹的軟弱和由此而產生的混亂損害了大家的利益,尤其是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利益。法國並不希望將她的利益建立在忽視別國利益的基礎上,但對於建立良好的秩序來說法國在摩洛哥有著特殊的地位。”
南非華工罷工造成多人傷亡
4月10日,南非發生華工罷工,因當地警察以武力鎮壓,造成多人傷亡。
南非華工多為礦工,工作繁重、待遇極低,白人待之較黑奴更不如。最近,2000名南非礦場的華工,因給發工資不滿其意,遂相約罷工。但遭到南非當局調集警力鎮壓,造成傷亡事件。
5月6日。東歐7個社會主義黨已聯合起來,抗擊沙皇在俄國和波蘭的侵略行為。來自波蘭、格魯吉亞、芬蘭、亞美尼亞和其他地區的團體組成一個名叫“戰鬥總會”的委員會。它的總部將設在瑞士的日內瓦。委員會要求成立三個分會:一個在波蘭,一個在亞美尼亞,一個在俄羅斯。雖然波蘭社會主義黨是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但它可能比兄弟黨對調和更感興趣;華沙“五·一”罷工之後,波蘭社會主義黨曾敦促勞工返回工作崗位,其理由是革命時機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