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世界曆程(2)(2 / 3)

沙皇發布宣言承認民權

10月3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今天批準他的人民在過去的一年內一直要求的公民權利。歐洲最後一個主要專製政體便從此結束了。

沙皇發布的《十月宣言》授予俄國人以諸如言論、聯盟和結社自由等公民權利,擴大選舉權,並且最重要的是製定了“任何法令沒有國家杜馬批準不得實施”這一條例。沙皇的改革措施是對過去一年內出現的遍布俄田大多數地區的公開騷亂狀態所作出的反應。罷工工人已經完全中斷了鐵路運輸以及通訊聯係。大多數工廠已經停工。這些改革措施將會有什麼效果,人們正拭目以待。

工人代表蘇維埃在聖彼得堡成立

10月26日,工人代表蘇維埃今晚在俄國聖彼得堡舉行第一次大會。出席會議的代表雖然僅有尼瓦河地區的30~40人。但仍決定響應首都的工人發動政治性總罷工,並選出各地代表。領導孟什維克派的托洛斯基也出席會議,發表演說。

事實上,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的印刷工人在月初已發動總罷工。不久,鐵路工人亦跟進。目前,俄國工人罷工風潮已擴及莫斯科等6大都市。

德俄聯盟之議宣告失敗

10月。德皇威廉二世與俄皇尼古拉二世於7月25日在芬蘭比約克協議的聯盟密約,未獲得其本國政府的支持而宣告失敗。

德國首相布羅伯爵認為:協議僅限於歐洲,對英國無足夠的抵禦性。而且,俄國已無外交上的顧慮——與日本締結了樸茨茅斯和約,不希望受製於德、法之間的互助義務,因此聯盟對德國而言,更加無意義。

俄國發生反猶太農民暴動

俄國反猶太暴動下的受害者

11月8日,在俄國沙皇尼吉拉二世宣布“十月宣言”,同意授予人民公民權後不久,敖德薩又發生農民暴動。這次暴動的最大受害者是居住在當地的猶太人。

一些不滿政府的俄國軍官與官員們,一直認為猶太人是近年來引發各地抗議風潮的主謀,因此挑撥農民群起暴動,殺害了1000多名猶太人。而美國猶太領袖已公開呼籲援助俄國的猶太人,目前籌募的救助基金已達7萬美元。

第二次日韓協約簽訂

11月17日,日本與朝鮮今天深夜在京城(漢城)宮中簽訂第二次日韓協約,朝鮮正式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馬車上的日本特使伊藤博文(左)與日本駐韓陸軍總司令長穀川好道

本月9日,日本以伊藤博文為特派大使前往朝鮮。15日謁見朝鮮皇帝高宗,要求締結日韓保護協約,強迫韓皇承諾,本日,日本駐韓公使林權助又邀清朝鮮的大臣協議,至15時尚未獲得一致意見。於是,朝鮮各大臣集會宮中,召開內閣會議,結果決定拒絕日方所提之協約案,消息傳出,伊藤博文立即率同日本軍隊前往內閣會議,親自向朝鮮閣僚詢問讚否之意見。除朝鮮首相韓圭咼等少數大臣之外,以學部大臣李完用為首的其他人均迫於日韓兩國之實力懸殊,表示讚成。深夜,伊藤強迫朝鮮外部大臣簽字訂約,此即《第二次日韓協約》,又稱《乙己保護條約》。

猶太人慶祝來美250周年

11月26日。昨天猶太人舉行專門的禮拜和感恩祈禱以紀念他們在美定居250周年以及他們的前輩在發現新大陸方麵所起的作用。發言人說當年哥倫布的遠征曾得到兩位猶太商人的資助,因為伊莎貝拉女王為了支付西班牙戰爭的軍費那時已經把她的珠寶都典賣一空,再也沒有餘力幫助哥倫布了。1492年第一位登上美洲大陸的白人路易斯·迪·托雷斯就是由一位猶太人做翻譯。

在紐約的希伯來人青年協會舉行的一次祈禱會上,費城的牧師約瑟夫·克勞斯柯夫博士發表了題為《猶太人的先驅》的講演。他說:“我們越是研究,就越有一種強烈的信念,即上帝親手給哥倫布和伴隨他的猶太人打開了新世界之門。紐約市的伊曼紐爾神廟

挪威人立丹麥人為新國王

帶有折疊帆布邊篷的西迪利兩用車

11月18日。今天挪威克裏斯蒂娜要塞禮炮齊鳴,慶祝挪威國會推舉丹麥的查理斯親王為挪威下屆國王。這位親王的祖父是丹麥國王克裏斯蒂九世,在國會決定中止與瑞典的聯盟這一問題上,前國王奧斯卡二世與國會有分歧,因而於10月份讓位。

通知選舉結果的電報是在哥本哈根王儲腓特列和他的妃子舉行的一次宴會上宣讀的,玉儲立即向當時在場的新國王祝酒,查理斯親王在給議會回電中宣布他將沿用自第10世紀開始的挪戚國王和統治者的稱號,稱自己為哈康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