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世界曆程(5)(1 / 2)

史蒂文斯

(1905~1988)西亞卡·史蒂文斯,塞拉利昂首任總統,1971年4月19日~1983年11月在任;塞拉利昂政府總理,塞拉利昂全國人民大會黨主席。1905年8月24日生於南方省莫廷巴區。林姆族人。信基督教。早年在弗裏敦的艾伯特學院學習。1923~1930年當警察。1930~1943年先後當工人、火車站站長和鐵礦職工。1943任馬蘭帕礦工工會書記,並參與創建一礦工工會,擔任總書記達15年之久。1945年作為工人代表參加保護地議會。1947年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魯斯學院學習。回國後,1948~1950年任塞拉利昂職工大會書記,成為當時有影響的工會領袖。1951年創建塞拉利昂人民黨,為主要領導人之一,開於當年選為立法議會議員。1953年退出人民黨,翌年參加當時從人民黨分裂出來的人民民族黨,1958~1960年任人民民族黨副主席。1960年4月,作為塞拉利昂各黨派聯合陣線代表團成員,參加獨立前的製憲會議,就塞拉利昂獨立憲法同英國談判。回國後另組全國人民大會黨,任主席。1962~1967年任議會反黨領袖。1964~1965年任弗裏敦市市長。1967年3月因發生軍事政變,被迫流亡幾內亞。1968年回國,同年4月~1971年4月任總理。1969年獲塞拉利昂大學名譽民法博士學位。1970年4月兼任國防和內政部長。1971年4月19日塞拉利昂宣布成立共和國,他任共和國總統兼國防部長和武裝部隊總司令。1973年起任塞拉利昂大學名譽校長。1979年獲美國林肯大學名譽民法博士學位,同年6月起重任全國人民大會黨主席和全國總書記。1981年2月兼任能源和動力部長。1985年11月辭去總統職務。執政期間強調“團結、和平與穩定”,反對部族主義,鼓勵發展民族工商業,實行“門戶開放”,吸收外國投資。1988年5月29日逝世。1963年5月以來多次訪問中國。

埃斯更斯

(1905~1989)加斯東·埃斯更斯,比利時首相,1949~1950、1950~1961、1968~1972年在任。1905年4月1日生於比利時安特衛普省利那爾,曾在盧汶天主教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經濟和貿易,獲得理學碩士和政治學博士學位。1934年任盧汶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後當選為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1934~1935年任勞工大臣辦公室主任。1936年任財政部高級顧問委員會成員。1939年任經濟事務大臣的經濟顧問。1939~1965年當選為比利時眾議員,1965~1970年當選為參議員。1945年任財政大臣。1947~1949年任財政大臣兼國際複興銀行行長。1949~1950年出任首相,在此期間領導了就利奧波德三世國王王位問題進行的全民公決活動。1950年任經濟事務和中產階級大臣。1951年任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副主席。1958~1961年第二次出任首相,在這期間,經曆了比屬殖民地剛果民族解放運動和1960年底大罷工事件。1963年由比利時國王授予國務大臣名譽稱號。1965~1966年任財政大臣,試圖解決比當時的財政危機。1968~1972年第三次出任首相,成功地進行了修改憲法這項困難工作,第一次在憲法中明確將比利時劃分為三個地區:弗蘭德地區、瓦隆地區、布魯塞爾地區。另外,還將增值稅(TVA)機製引入比利時。1971年領導比利時政府決定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1974年辭去政府職務後擔任比利時信貸銀行總裁。主要著作有《比利時國家財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