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出使希臘的考察團(1 / 1)

要講述最早的羅馬人故事,隻要講述羅馬周邊就可以了。即使把範圍擴大一些,最多也隻要觸及伊特魯裏亞各地,而且還是和羅馬國境線相接壤的伊特魯裏亞南部地區就足夠了。至於在意大利南部站穩了腳跟,並早早享受起繁榮的希臘殖民城市群落,對於當時的普通羅馬人來說,隻能通過偶爾出現在羅馬的商人知道一些。因為這個時候的羅馬和意大利南部之間,還間雜有一大片遼闊的土地和許多其他民族。

在公元前6世紀末到前5世紀前半葉的共和政體初期,羅馬勢力所波及的範圍隻是從台伯河周邊到河口的一個狹長區域,麵積隻有東京都的1/10左右。

盡管當時的國境線不像今天這樣明確,很難作出正確的比較,但是意大利南部的希臘殖民城市塔蘭托和錫拉庫薩坐擁的勢力圈是當時羅馬的3至5倍,雅典的10倍,大概是迦太基的10倍以上。雖然自羅穆路斯建立國家以來,已經過去了300年,但是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羅馬,其勢力仍然隻局限於這個範圍。

但是,在比例不夠大的地圖上,甚至分不清領地的小城邦國家林立的那個時代,羅馬和地中海世界中的先進國家希臘城邦有了第一次接觸。不是通過意大利南部的希臘殖民國家,而是和希臘本土各國,尤其是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直接接觸。

公元前5世紀中葉,從王政轉向共和政體而引發的諸多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無休止的以周邊民族為敵的自衛戰爭也告一段落。羅馬人終於開始要製定成文的法律了。

羅馬之前的法律可以說是一些不成文規定的集成,熟悉這些規定的隻有統治階級。對此,民眾極度不滿,他們要求法律條文化。因為隻有寫成文字,所有人才有可能接觸到。很多時候,民眾要求權利,都是從要求法律成文開始的。

最初,以元老院為代表的統治階級極力抵製這一要求。這時的羅馬,自從確立貴族政體也就是共和政體以來,還不到半個世紀。他們正意氣風發,由他們站在最前線來保衛的共和政體的羅馬邊境安泰。

但是,羅馬民眾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武器,那就是他們拒絕服兵役。在雅駑斯神殿的大門始終沒有機會關閉的戰爭年代裏,對於年年從春到秋戰事不斷的羅馬來說,市民罷兵役的行為令他們深感頭痛。元老院不得不作出讓步,同意製定成文法律。為此,元老院決定派遣考察團,到已經實行法治的先進城邦國家希臘學習。考察團成員由元老院三位議員組成,條件是必須擔任過政府要職。當然,他們也是羅馬有權勢家族的男人。

由三個羅馬人組成的考察團在希臘逗留的時間達一年之久。從意大利到希臘,以當時的船速用不了一個月。關於他們出發和回國的日期,找不到史料記載,但是我想,他們在希臘的逗留時間應該有一年之久。至於考察團的所到之處,盡管曆史學家李維隻記錄了雅典,但是,既然他們在並不遼闊的希臘逗留了如此之久,我想,他們一定翻山越嶺,跋涉數天,從雅典去了斯巴達。雅典因梭倫改革而聞名,斯巴達則有萊克格斯實施的改革。

《十二表法》就是根據該考察團的報告製定的,以後再細述。編年史式的記述也到這裏暫告一段落。接下來,我想說一說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羅馬第一次接觸到的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中心的希臘。因為要講羅馬的故事,不能不提到希臘。

那麼,早於羅馬存在的希臘人,在迎來羅馬考察團的公元前5世紀中葉之前,又是怎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