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裏位於形狀如長筒靴的意大利半島的“腳尖”上,感覺觸手可及。夾在意大利本土和西西裏島之間的海峽,自古就叫墨西拿海峽。這一名稱源自西西裏島最東端的一個叫墨西拿的城市。本土到西西裏島的最短距離隻有3公裏。從本土的輪渡碼頭聖喬瓦尼鎮到墨西拿港也隻有7公裏。坐上往返其間的輪渡,要上一杯咖啡,慢慢地品,等這一杯咖啡見底的時候,船也到了。
站在聖喬瓦尼鎮,可以看到輪渡離開後不久便到了對岸的墨西拿,又能夠看見對岸的人、汽車及列車上了船,輪渡往回開的情景。整個情景猶如近在咫尺。
到了現代曾有好幾次計劃在這一海峽架橋梁。但是和瀨戶內海不同,墨西拿海峽沒有可以用來打橋樁的小島。如果一定要架橋,隻能架吊橋。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吊橋是明石海峽大橋,1998年完工。據說這座大橋的中央支間距離是2公裏,技術上可以達到3公裏。所以,如果在墨西拿海峽架橋的話,也許日本的技術可以幫助其實現這一願望。不過目前除了坐輪渡別無他法。
既然隻能坐輪渡,那麼墨西拿海峽的現狀與2200年前的古代應該不會有太大的不同。當您站在意大利本土,眺望西西裏的時候,心裏冒出來的想法大概也相同吧。盡管有大海相隔,但是,這種距離和想法,正是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發生戰爭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