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向來有一種綠色的菊花,從來不肯把它分給別人。隻由良工把它養在自己的閨房裏。奇怪的是溫如春家的菊花有兩枝突然一夜之間變成了綠色。朋友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去觀賞。溫如春自己也非常珍愛它們。一天清早,他去看菊花,發現花圃邊有一張詩箋,上麵寫著一首《惜餘春》的詞,他反複讀了幾遍,想不出這是從哪裏來的;又因為“春”字是他自己的名字,心裏就越發喜愛這首詞了,便拿到書桌上細細地讀並加以品評。
溫如春家的菊花也變成綠色的消息不久就讓葛老頭知道了。他起先還不相信,於是決定親自上門去瞧瞧。一到書房,就看到桌上有首詞,拿起來就想看;溫如春因為自己所加的評語不好見人,連忙奪過去揉掉;葛老頭隻看了開頭的一兩句,正是他在女兒房門口拾到的那一首。內容完全相同。馬上起了疑心,連溫如春的綠菊,也認為是他女兒偷偷送給他的。
葛老頭非常氣憤地回到家裏。他把今天在溫家所看到的一切都告訴他夫人。他要他夫人去責問女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良工本來就不明就理,被她母親緊緊逼問,心中委屈不分,忍不住淚水漣漣,要死要活。葛老夫婦不敢胡亂斷定自己的女兒不檢點,不敢再責問良工。葛老太太恐怕這事鬧到外麵去,反而更醜,主張不如把女兒嫁給了溫如春,老頭兒也認為主意不錯,就托人輾轉把意思傳達給溫如春,溫如春高興得當天就大請其客,擺了“綠菊宴”。他又焚香彈琴,到半夜才歇手。夜深了,溫如春已經上床,書房的小書僮忽然聽見琴自己發出聲音來。起初還以為是旁的仆人的在彈著玩。後來發現並沒有人,就去告訴溫如春,溫如春自己去一聽,果然不錯,聽那琴彈得很生硬,仿佛是在學他而又沒學好似的;他點著燈急忙跨進去一看,什麼也沒有,溫如春把琴取走,整夜就毫無響動了。
溫如春想,彈琴的可能是狐狸精,而且斷定是想跟自己學琴的。因此,他每夜自己彈一曲,然後把琴放在那裏讓它去彈,好像教學生一樣。每天晚上他自己偷偷地聽著,過了六七夜,那琴聲彈出來居然像一個曲子,談得不錯,十分悅耳。
如春結了婚,夫妻二人談到過去那首突如其來的《惜餘春》詞,才知道他們得以結合的原因;但是誰也不知道這首詞是哪裏來的。良工知道了琴會平空彈起來的怪事,親自聽了一下,對丈夫說:“這不是狐狸精。那調子很淒涼,像是鬼彈的聲音。”溫如春不大相信。良工說她家有一麵古鏡,妖魔鬼怪都可以照得出原形,第二天就派人去拿了來。
等到琴聲響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拿著鏡子,猛一下跑進房去,點火一照,果然有一個女子慌慌張張地縮在屋角,沒法隱匿。仔細一看,原來是趙家的宦娘。
溫如春吃驚不小,連忙詢問宦娘其中的細節。宦娘知道再也隱瞞不了自己的身世了,隻得流著淚邊哭邊說:“我幫你們做媒,使你們結合,不能說沒有功勞!何必這樣苦苦相逼?”溫如春夫婦連忙向她道歉並跟她說好不會害她。溫如春收好了古鏡。
女子離他們遠遠地坐下說:“我是知府的女兒,已經死了一百多年了,我從小就喜歡奏琴彈箏;箏我彈得相當好,惟獨琴彈得不好,因為沒有名師親傳,到死了以後還認為是一件憾事,那次你避雨到我家裏,有幸聽到你巧妙的彈奏,心裏非常飲佩,自恨人鬼相隔,不能答應你的要求,因此暗地裏使你們結成一對好夫妻,來報答你對我的厚意。劉公子座位下麵的繡鞋,那首寫得很粗俗的《惜餘春》詞,都是我幹的,酬謝教師不能說不夠盡力吧!”夫妻兩人聽了,都表示非常感謝,對她行禮。
宦娘說:“你的技藝,我已經懂得大半沒有把其中最奧妙的地方學到,請你再給我彈一遍吧!”
溫如春同意了她的要求,彈了以後又仔細地告訴她技巧。宦娘很愉快地說:“我完全懂了。”於是就想起身告別。良工本來也會彈箏,剛才聽宦娘說長於彈箏,便望能聽她一曲。宦娘也不推辭,便彈奏了起來,箏聲高雅之極,良工是聞所未聞,心中好生歎服。良工拍手讚好,轉過來要請她指教;宦娘就拿出筆來,為她抄下了十八曲箏譜,又起身要走。夫妻再三挽留她,她淒涼地說道:“你們夫妻倆感情這樣好,彼此又是知音,我命薄,哪有這種福氣!如果有緣分,來世再相會吧!”
臨走的時候,宦娘把一幅畫卷送給了溫如春。溫如春一看原來是宦娘的畫像。宦娘又對溫如春夫婦說了一些話,然後戀戀不舍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