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四十多歲時,謝氏家族連續出了幾件大事。他的兩位身居高位的哥哥相繼去世,弟弟也因為率兵征戰失利被朝廷奪去官職,貶為了平民。眼看著自己的家族已處於一個很危險的地步了,謝安決定出山擔任官職,希望以此拯救謝氏一族在東晉王朝的命運。
正好在這個時候,掌管東晉全國政治和軍事事務的大臣大司馬桓溫請謝安擔任要職,協助自己管理國家,於是謝安就接受了這個邀請。
得知謝安終於出山擔任朝廷官職之後,一個名叫高崧的官員開玩笑地說:“以前先生您在東山悠閑的時候,幾次拒絕了朝廷的任命,很多人都在說,您不出來當官,天下的老百姓該怎麼辦呢?現在先生決定出山當官了,天下的老百姓又該怎麼看您呢?”
謝安出山為官之後,果然使東晉的局麵出現了一個很大的轉變。由於他才能出眾,辦事非常有條理,許多看似亂麻的事務交到他手裏,都會很快被處理得漂漂亮亮的,尤其是謝安指揮自己的弟弟謝石以及侄兒謝玄一起參與的淝水之戰,更是讓謝安名聲大振。在淝水之戰,他以少勝多,打敗了前秦的九十多萬大軍,為東晉王朝解除了一個最大的威脅。從此,謝安的官職一直往上升,最後做到了宰相,大權獨攬,也重新振興了他們謝氏一族。
遠大的誌向
秦朝末年,秦始皇去世之後,他的小兒子當上了國君,曆史上稱為秦二世。秦二世是一個非常殘暴的國君,他任用奸臣趙高,大肆屠殺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弄得整個朝廷的官員都是戰戰兢兢地在過日子,而且這個秦二世對當時已經算是很嚴厲的法律製度並不滿意,就重新製定了更加嚴苛的法律法令,還增加了許多苛捐雜稅,令老百姓都生活在水生火熱中。
按照新頒布法律法令的規定,不僅要當時的農民將自己收成的三分之二上交國家,而且還規定每一個年齡適中的男子,必須盡義務去為皇室修建宮殿和陵墓,以及修築長城和參軍守衛邊境,否則就要按照法律的規定治罪。秦二世的倒行逆施弄得百姓們生活十分的困苦,可是又不敢反對。因為秦朝的法律是十分嚴厲的,如果家裏有一個人犯罪,一家人都會被連累。要是家裏有一個人犯了死罪的話,那後果就更嚴重了,全家老少都會跟著被處死。
當時的一個雇傭農工陳勝,看到秦朝的這種暴政讓百姓民不聊生,就很想改變這種現狀。
有一天,陳勝和其他幾個雇傭農工坐在一起閑聊,說起現在大家過的這種日子,都認為太艱難了,無論大家怎麼努力地去做,到頭來卻還是沒有辦法讓家人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說到這裏,大夥就忍不住在那裏發牢騷歎氣,對朝廷的這種苛刻的製度感到非常的氣憤。陳勝聽了大家的議論之後,說:“以後在我們這群人中間,如果有誰能夠得到富貴的話,千萬不要忘記了現在的這些老夥伴呀。”這群雇工們聽陳勝突然說出這樣的話,都覺得很好笑,說:“你簡直是在白日做夢呀!我們隻不過是受人雇傭來種地的人,怎麼可能富貴呢?”
陳勝聽他們說得這麼沒有誌氣,就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唉!燕子和麻雀怎麼可能明白鴻鵠的遠大誌向呢?”這句話一說出來,那些雇工們又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當時他們誰也沒有想到,不久之後,這個在他們眼裏看來可笑,愛說大話的陳勝,會在大澤鄉和吳廣一起舉起義旗,並號召天下人來推翻秦朝的統治,成了曆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領袖。在他的號召和影響之下,全國爆發了大大小小的無數個起義,就如同星星之火一樣,到處蔓延開來。在這些起義的隊伍中,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其中就包括西楚霸王項羽和後來建立起漢朝的劉邦。正確的意見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常常會爆發戰爭,而強大的國家往往又充當著侵略者和保護者的雙重身份。
有一年,實力強大的楚國前去攻打鄭國,而弱小的鄭國沒有對抗楚國的能力,於是就向自己的盟國,有強大軍隊的晉國求救。晉景公派大將樂書率兵前去增援。楚國軍隊看見來勢洶洶的晉軍,感到害怕了,為了減少損失,就退兵回楚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