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中,有“大小、拱平、南北”三對反義詞,秀才聽後,抓耳撓腮,冥思苦索半天也想不出下聯。這時,從圍觀的人群中走出來一個扛竹子的篾匠對秀才說:“你對不上,我來試試。”說罷,開口念出下聯:
砍長竹劃短篾挽圓圈箍扁桶裝東裝西
圍觀人聽了,讚不絕口。老石匠上前對篾匠說:“老哥,還是你行!”石匠和篾匠各自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編出的對聯,樸實而貼切。
“聯”結姻緣
玉葉金花一條根
冬蟲夏草九重皮
從前有一藥店主人,膝下一女,聰慧而美貌。為了給女兒挑選一位才華出眾的男子結為良緣,他決定用藥名作上聯,許諾誰若能對上,就以女兒相許。上聯是:
玉葉金花一條根
許多求婚者望聯生歎,束手無策。忽然走來了一位英俊青年,揮筆對出:
冬蟲夏草九重皮
店主一看此人相貌不凡,於是又出一聯:
水蓮花半枝蓮見花照水蓮
那男子馬上對出下聯: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店主看後十分歡喜,隨即又撰一聯:
白頭翁牽牛耕熟地
那個人稍加思索,又對出了:
天仙子相思配紅娘
店主十分滿意,果然把女兒許配給了他。
天大人情
上勾是老下勾是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二人為天一人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過天
從前有個秀才,打從青年起就上京赴考。這個人非常正直,不會拍馬,不肯行賄,更不作舞弊的事,因此,每一次都名落孫山。看到那些善於鑽營的人金榜題名,他氣憤極了。他這人真有點“不識時務”,每年都認真準備考試,落榜也不灰心。轉眼間,已經七十歲了,想最後“拚搏”一番。兩場筆試下來,自己感覺還不錯。其實,每一回他都感覺不錯,又有什麼用呢?接下來是麵試。主考大人看見老秀才白發蒼蒼,比自己年齡都大出許多,便出了一聯讓老秀才來對:
上勾是老下勾是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不提便罷,一提“童生”二字,老秀才感觸頗多,幾十年官場、考場的黑暗腐敗情形一齊出現在眼前,因而對了下聯:
二人為天一人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過天
主考官感歎一番,把年過古稀的老秀才取作“童生”。
偶得妙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夕年尾明朝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明代有位老秀才,某年中秋之夜獨自飲酒望月,眼見一輪圓月光輝皎潔,清光灑遍大地,不禁吟道: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但他想續出下聯卻久思不得。一連數月,雖苦吟冥想,竟未得一字,隻好歎口氣作罷。到歲末除夕,全家人一起圍爐守歲。家人說:“今夕歲末,明朝年頭,一夜之間過兩年。”家人說者無心,老秀才一聽卻欣喜若狂,急忙取來紙筆,對出下聯:
今夕年尾明朝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考場趣談
因怕如此所以如此仍舊如此何必如此直免如此
本置僧正欲要僧正僧既不正何用僧正使僧自正
有某官宦子弟,不學無術,但靠花錢買了個秀才,借此在外附庸風雅招搖撞騙。有一次,縣裏主持考試的試官換了個新人,他不知道這個假秀才的底細,於是堅持要他參加考試。秀才也不敢道出真情,隻好硬著頭皮來到考場,想碰碰運氣。誰知試卷發下後,他連試卷上的許多文字都看不懂,他先是著急,急一身大汗,後來又是生氣,氣不打一處來,於是他拿起筆,在試卷上龍飛鳳舞地寫道:
因怕如此所以如此仍舊如此何必如此直免如此
試官看後,先是莫名其妙。後來知道這個秀才的底細後,又覺十分可笑。試官閑來無事,想對個下聯,可左思右想,一時間還真對不出。
某日試官讀史書,見唐朝末年韓建為華州節度使時,因為當地一座大廟中僧人們的行為很不檢點,惹得民怨沸騰醜聲四布,韓建於是設了一個叫“僧正”的官來管理此廟中的僧人。誰知這個“僧正”自己的行為就不正,喝酒嫖妓,打架鬥毆,無所不為,反倒使僧人們更加有恃無恐,恣意妄為。韓建知道後,將其捕到府中,審理結斷後,寫下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