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去愛別人
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指出:“為你自己找到幸福最有保障的方法,就是奉獻你的精力,努力使其他人獲得快樂。”當我們在為別人著想時,心中的“善念”就會使我們體內產生一些對自己有益的養分。因此,包容、稱讚、感恩雖然全都給予了別人,但自己卻是最先受益的。所以說,一個真正關愛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去關愛別人。
拿破侖·希爾曾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去研究那些大富豪們的生活。對於獲得幸福與金錢之間關係,他的建議值得所有人去思索:獲得金錢的最保險辦法,就是先捐錢,明白這一點的人是幸福的。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他53歲的時候,得了十分奇怪的消化不良性疾病。眉毛稀少,睫毛脫落,還患上了一種神經性的禿頭病。為何洛克菲勒的身體狀況會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呢?原因就是由於高血壓、高度緊張的生活工作以及內心的長期煩悶所致。
雖然洛克菲勒當時擁有幾百萬美元的資產,然而他卻時刻在擔憂自己的錢會不會消失或賠掉,整個人對這些問題總是憂心忡忡,因此他的健康逐漸遭到了損害,越來越嚴重。
最後,醫生告訴了他一個必須麵對的事實,即他必須在金錢、憂慮、生命這三樣裏任選其一。為了讓洛克菲勒恢複健康,醫生告誡他要麼馬上退休,要麼隻能讓他那顆生命之樹枯萎凋零。
洛克菲勒接受了現實,他選擇了退休。這之後,洛克菲勒確實開始轉變了,他用實際行動挽救了自己的健康。他開始學習打高爾夫球、種花,開始跟鄰居閑聊、唱歌、打橋牌,洛克菲勒做了很多有益於身心的活動。威克拉說:“洛克菲勒在憂慮和失眠的日子裏,得到了反省檢討的機會。”也就是說,洛克菲勒不用再去思考怎麼賺錢,而是開始關注別人的事情。同時,他也開始思考金錢究竟能帶給人多少幸福。
實際上,洛克菲勒財團在環保和慈善事業上的義舉可謂是空前絕後。正是由於得到洛克菲勒金錢上的援助,人類才最終發現了盤尼西林。
洛克菲勒貢獻出了他的財富,他的心靈得到了安寧、快樂與滿足。他的生活完完全全變了一個樣,洛克菲勒不再有任何憂慮,也找回了良好的睡眠,即便是在他遭受最大的失敗時,他的情緒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由此可見,如果我們有限的生命中隻為追逐金錢與權勢,那麼生命就將經受損害與惡化的考驗。隻有選擇了關愛自己也關愛別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假如不懂得付出和奉獻,你就難以體會到人生中真正的快樂,因為財富、權利、欲望、吝嗇不會提供我們人性中蘊含的快樂因子。
有的人說:“會生活的人或者成功的人,最懂得的就是‘舍得’”。“舍得”包含人生中的真知妙理,一旦人們真正掌握了舍與得之間的關係,就等於拿到了人生成功的金鑰匙。事實上,做人、做事能否成功就在於舍與得怎麼排列組合。
日常生活中,總會有些東西和事情來困擾我們的身心,這時要想到有舍才有得,自己也會在他人的尊敬與愛戴中,享受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特蕾莎修女深受世界人民所敬仰,她曾於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特蕾莎經常在汙穢、肮髒的街道與那些患皮膚病、傳染病的垂死之人接觸,不時地將他們帶回自己的住處,照料他們,安葬他們,讓生病的人們享受到她的關愛,這些卻少有人知曉。
一說到特蕾莎修女,很多人都稱讚她是一個偉大的人。與她相比,其他人做的貢獻實在是太渺小了。但是特蕾莎修女卻說:“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
特蕾莎修女將自己的愛心全部奉獻給了他人,所以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可見,假如我們長存樂善好施、包容關愛之心,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少一些憂傷、怨歎,多一些溫馨、幸福。
學會奉獻,人生才會有意義。盡一己之力服務大眾,奉獻出我們的智慧、體力、財物、技術、微笑,這不僅利己,更能造福社會。生命會因此而閃爍著光彩,內心也會充滿喜悅與快樂。
【包容術】
一個人隻要願意為別人奉獻出愛心,他的生活就會沉浸在快樂之中。美國聾盲女作家海倫·凱勒說得好:“我發現生活很令人興奮,特別當你是為他人而生活。”人生路途漫漫,孤寂、困苦、憂煩隨時會向你襲來,令人痛苦萬分。內心充滿著包容、理解與關愛,你就會遠離這些痛苦與哀愁,快樂與幸福也會一直存在於自己的心間。要知道愛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先去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