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事業部分權經營法(1 / 1)

部長對客戶負責,各廠長對部長負責,員工對廠長負責。

——鬆下幸之助

企業管理千頭萬緒,其中最困難的是,要擅長管理手下的管理者,手下管理者要擅長管理好其手下人。隻有這樣,才能形成-套科學的管理模式。

1933年,鬆下電器出現超常規的發展勢頭,員工已增加到1400多人。這在製造業中已算中等企業,在電器界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的大企業。

任何企業在規模較小時,業主能單槍匹馬、有效地駕馭整個企業的大小事務。然而,隨著企業的擴大、員工的增多,業主就會逐步感到力不從心,從而造成企業整體或局部處於失控狀態。後來鬆下做出驚人之舉,大刀闊斧推行”事業部製度”。

鬆下把收音機部門改為第一事業部,任命井多歲男為部長;電池車燈和電池部門改為第二事業部,井植薰擔任部長;配線器具、合成樹脂及電熱器等部門合並成第三事業部,鬆下自己兼任部長。

另幾個直屬公司的部門是:營業部,人事部,研究部,財務部等。這樣一來,每一個事業部就像一個小型企業,在生產、銷售、財務、研究開發等方麵都相對獨立,擁有一定的自主權。部長負該部盈虧的全部責任,對各部的檢驗標準是以盈虧為第一標準。

這種”事業部製度”實際是一種”分權經營”的方式,部長對客戶負責,各廠長對部長負責,員工對廠長負責。從表麵形式看,每一事業部都是獨立的經濟實體,合起來,又成為一個大企業。相互之間又有固定的子公司與母公司的關係。

不難看出,事業部製度有以下優點:

(1)不但能使企業得以順利擴大,而且還能解決自己力不從心的問題。

(2)每一事業部都是一個責任中心,產品劃分責任分明,盈虧明朗,便於考核。

(3)各事業部都具有小型企業之特點,產品較單一,致力於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因此能培養出許多技術專才。

(4)由於各事業部部長負盈虧的全部責任,自然而然會產生強烈的消費導向——非常重視並竭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5)一個事業部盈利,絕不分利給另一虧損的事業部。每一事業部都必須靠自己想辦法盈利。因此,各事業部就不會抱有依賴思想,都會竭盡全力把自己放到整個電器同業中去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