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發現,一個人若得到一份工作,85%取決於他的態度,而隻有15%取決於他的智力和所知道的事實與數字。
有一個巨人總是欺負村裏的孩子。一天,一個17歲的牧羊男孩來看望他的兄弟姐妹。他問他們:“為什麼你們不聯合起來和巨人作戰呢?”他的兄弟們嚇壞了,回答說:“難道你沒看見他那麼大,是很難被打倒的嗎?”
但這個男孩卻說:“不,他不是太大打不了,而是太大逃不了。”後來,這個男孩根據巨人的特點,用一個投石器捉住了巨人。
這個故事中的小男孩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總是一味地肯定巨人的長處,他找出巨人致命的薄弱環節。小男孩不隻看到了自己的矮小,力量微弱,更看到了自己的聰明和靈活。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老天不公平,不讓我們在生活中有所作為,而是我們在許多時候隻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這種常常出現的雙重打擊,我們怎麼能夠承受,又怎麼能夠成功呢?
既然態度如此重要,那麼,為什麼不讓自己再積極一點呢?保持積極的態度,認真地投入,敬業地去做事情,不僅可以超越自我,發揮自己的潛能,而且還可以幫助我們跨越成功的障礙。在沒有別的絕對優勢時,比別人多投入一些,更積極一些,再耐心一些,你就可以創造出比別人更多的優勢。
同樣一件事情,因角度不同、態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認知。凡事多往好處想,則可以少生煩惱和苦悶,而多有喜樂和平和。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沒辦法把事情往好的方麵想呢?其實,隻要你把想法稍微轉換一下,人生就會一片海闊天空。有些人是因為有心理障礙,譬如說,年紀輕輕就禿了頭,所以不喜歡到人多的地方去。結果他們就會變得毫無幹勁,凡事都習慣往壞的方麵想。
想要改善這種情況,首先你必須讓自己知道,別人並沒有像你所想象的一樣在意。對於你的禿頂,也許剛開始他們會覺得有些驚訝,可是不久之後他們就不會再特別注意了。如果你清楚地了解到這一點,那麼想要改變自己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很多事情,你站在不同的角度,便會有不同的看法。與其愁苦自怨,倒不如換個角度,轉變一下心情。
正麵的思想帶來積極的效果,負麵的思想帶來消極的效果,你會選擇哪一種呢?在生活中,是你的內心世界在起作用,而使你上進的內部動力就是你的優勢所在。
每個年輕人就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一路上你需要跨越生命中的重重障礙,才能有所突破,有所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像河流那樣善於放棄你所認為的自我,並且根據自己的目標作相應的改變。
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未被開發過的領域,你認為的“骨子裏就是這樣的”,其實是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就像河流覺得自己隻能是流動中的液體,而不能是飄浮在空中的水汽一樣。你可以善於言談,你可以隨遇而安,你可以懂得更多……隻要你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不斷地延伸自己、開拓未知的領域,肯定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突破自我,這也是邁向成功事業必需的勇氣和智慧。
苦難:隻需精神的自由尚存
海倫·凱勒說:“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戰勝的。”所以,如果你也正在遭受苦難,或者也許以後會遭受苦難,請不要畏懼它,也別逃避它,直麵它,改變它,因為苦難一經過去,接踵而來的便是甘美。
一個年輕的小號手被征召上戰場。在戰場上,他日夜思念著美麗的未婚妻。戰爭結束後,他回到家裏,卻發現未婚妻已經跟別人結婚了,因為有人誤傳他早已戰死沙場,小號手痛苦至極,離開家鄉四處漂泊。
孤獨的旅途中,陪伴他的隻有那把小號。他便吹響了小號,號聲憂傷而淒婉。有一天,小號手來到一個國家,國王聽到他的號聲,便召他入宮詢問說:“你的號聲為什麼這樣憂傷?”小號手便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國王聽……
你一定會認為這又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結尾一下子就可以猜到:
國王很喜歡小號手,看他才智非凡,便將公主嫁給了他。從此,小號手和公主便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裏要告訴你:結尾不是這樣的,這個結尾或許你根本就想不到,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