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讓積極的因素成為助推力(6)(1 / 2)

人間的悲劇,可以說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沒有一樁不使人落淚,隻有堅強的人才能一笑置之。其實悲劇也會在堅強的人的一笑麵前成為過去。一個人能夠平平安安度過一生是莫大的福氣,可是這種福氣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我們不能阻止災難的發生,但是麵對災難我們卻可以選擇堅強,擁有一顆堅強的心才是每個人真正的福氣。

任何人問:“為什麼這種事要發生在我的身上?”都隻能得到一種回答:“為何不能?”

上天不偏愛任何人。隻要是人,都難免曆經痛苦和歡樂。悲傷、死亡、煩惱和不幸來臨時,國王和乞丐、詩人和農民,經曆的是同等的折磨。一些年輕人和雖不年輕但不成熟的人往往隻會怨恨憤懣,他們無法理解悲劇的產生與出生、死亡及繳稅一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力:請求別人幫一個忙

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應付生活中無邊的苦難的。所以,自己需要別人幫助,自己也要幫助別人。

一個人獨自修理家裏的院落,需要用許多大的石塊砌起一堵牆。

一開始工作進展得很順利,石頭一塊塊堆砌好了,最後隻要將一塊大石頭壘上牆頭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這塊石頭顯然是太大了,搬起來十分費力。但他還是下定決心,想將它搬上去。他用手推、肩扛、膝蓋頂,想盡了辦法,但還是一次次失敗了。

他依然不服輸,依然使出全身的力氣去搬石塊,糟糕的事情發生了,石頭滾落下來,重重地砸在腳上,血流滿地。

看到這個情景,一位鄰居走過來,笑著說:“你還沒有用盡自己所能!”

“我沒有用盡全力?”他疑惑不解,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怎麼能說沒有竭盡全力呢?

鄰居說:“是的,你沒有用盡你所有的力量,你隻是一味地考慮自己個人的力量。其實你隻要積極地去思考,就會發現還有許多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尋求別人的幫助,同樣是你能夠做得到的……”

在鄰居的招呼下,另外幾位鄰居走過來,他們一起抬起那個石塊,輕輕鬆鬆地將它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我們也許不必去探尋故事的真實性。但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不是每天都在發生著嗎?甚至包括你自己!

每個人的思維中都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誤區和盲點,這些誤區和盲點往往是你成功發展的最大障礙。我們常常以為憑借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成功,但是最後卻發現自己錯了。我們其實是需要別人幫助的,尤其是在無助的心理狀態下。

醫藥學院神經病學係的茨沃斯坦博士,邀請一群互不相識的女中學生進入他的實驗室。

實驗室裏有很多令學生們感到不安的電子儀器設備。茨沃斯坦博士戴著眼鏡,表情很嚴肅。他的口袋裏裝有一隻聽診器。他對學生們說:“今天請你們到這裏來,是想讓你們親自體驗一個關於電擊的實驗。”

接著,茨沃斯坦博士介紹了要做的實驗:“很簡單,就是你們每一位輪流被電擊一次。這個實驗會讓你們感到痛苦,相當的痛苦,但你們應該明白,為了人類的利益,進行這樣的電流衝擊實驗是很有必要的。現在,我就告訴你們怎樣做:把電極固定在你們的手上,你們再與這樣一台設備連接起來(茨沃斯坦博士指著一台電子設備),接著就給你們每一個人接通電流,並測出脈搏、血壓等的不同數據。我想再次提醒你們,電擊是相當痛苦的,但不會給你們留下任何後遺症。”

“現在,”茨沃斯坦博士說,“因為電器設備還沒有完全裝備好,要再等10分鍾,你們可以獨自等候,也可以和別人在一起。”

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要遭受電擊的痛苦,這些女學生們緊張得無所適從。這時茨沃斯坦博士拿出一張調查表,向學生說明可以在上麵打叉,表示選擇自己是喜歡單獨等待還是和別人一起等待。

調查的結果是,在緊張狀態下,大多數人喜歡和別人在一起,也就是說,渴望握著別人的手,從中獲得力量。需要補充的是,在茨沃斯坦博士沒有說明進行電擊實驗時,有66%的學生願意獨自等候。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不要怕麻煩別人,請別人幫你一個忙。你可能會以為越重大的事情,越需要找親近的人幫忙。其實不然,有時候你不熟的人反而可以幫你很大的忙,像是幫你搬家。

請求他人的幫忙,是每一個快樂的人都知道該怎麼做的事。它是一種藝術,也就是說,你可以越做越好,像你做其他事一樣——隻要不斷地練習。別擔心要如何回報對方,生命本身就提供了很多互惠的機會,隻要你記得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應該盡量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