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把充實健康心靈的蠟燭點亮(2)(1 / 3)

有健全之身始有健全之神

良好的健康狀況和由之而來的愉快的情緒,是獲得幸福的最好資金。

喬治先生的秘書在接待一位來訪的大客戶時說:“很抱歉,我們經理剛去夏威夷度假了,要不您等四天再來吧!”

“什麼!四天?他扔下這麼大的生意攤子,竟然去度假四天!”客戶的眼睛如同兩隻銅鈴,仿佛質問的對象是自己的下屬。

“是的,經理走之前,交代得很清楚,在這四天中不要用公事打擾他!”秘書畢恭畢敬地回答。

“那麼,我給他打電話可以嗎?”客戶緊接著問,“我不談公事!”

秘書猶疑著答應了。

“你工作一個小時可以掙50美元,你一下子就休息四天,一天八個小時,一個月就少掙1600美元,一年你就少掙12個1600美元,老兄,這值得嗎?”客戶接通了喬治先生的電話,開始叫起來。

喬治先生懶洋洋地在電話裏回答:“我一個月多工作四天,一天八個小時,我能多掙1600美元,可是我的壽命將減少四年,四年的損失就是48個1600美元,到底哪種損失更大呢?”

當工作和健康有了衝突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呢?喬治先生毅然選擇了休息,投入自然美景中,享受生活的樂趣,這樣無疑更有利於工作,更有利於事業發展。

比起一般人來,商人要忙碌得多,幾乎所有的商人都知道不要將私人空間融入工作,但幾乎每個商人都曾經毫無顧忌地侵占了私人的休息時間。我們可以計算一下自己的工作時間,在工作的初期或者發展階段,除了朝九晚五的八小時外,是不是常常趕早到辦公室,此外還要加幾小時的班,熬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會休息才會工作”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但大多數人明知道硬撐著會降低工作效率,還是不願意“浪費”休息時間。我希望,喬治經理算的那筆賬能夠讓每個人都有清醒的認識——把工作當生活是多麼的愚蠢,拿健康去換取財富更是賠本生意!

大師蔡元培說:“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達?或曰,非困苦其身體,則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謂困苦者,乃鍛煉之謂,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這也告訴我們,身體的健康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障。

世界上最精明的猶太商人一生活到老,賺到老,算計著自己的壽命用掙來的錢享受生活。他們既忙碌又清閑,懂得珍惜時間創造財富,也懂得保養身體享受生活。有著“錢的血統”的猶太商人尚且如此,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在掙錢的同時享受生活呢?

首先,要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充沛的精力應對紛繁複雜的事務。注重飲食,營養平衡,不要嗜煙喜酒,更不要縱情聲色。

其次,要有健康和穩定的心態。平和的心境很重要,太多的欲望、急功近利、消極不振或者牢騷過多都不利於消除緊張和疲勞。記住:下班後一定要把所有煩惱和壓力都拋開,要把身體健康和心靈安定放在首位。

錢是永遠都賺不完的,而生命是脆弱而短暫的,隻有享受了生活,保住了健康,才能掙更多的錢,也才能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本質。

把目光調控到快樂頻道

不論你擁有什麼,你是誰,在什麼地方,正在做什麼事情,決定你快樂與否的因素是:你如何看待快樂,如何控製它。

比如,兩個同樣地位的人,做著相同的工作,都擁有大致相等的金錢和名望。但是,一個鬱鬱寡歡,另一個卻每天笑口常開。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僅僅是心理態度不同而已。

我們要做的就是激發自己對生活的熱情,積極尋求快樂。

當然,我們必須具備非同尋常的見解才能產生這樣的熱情。見解源於思考,有時也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

真正的快樂是內心自然的流露,並不是戴著燦爛的笑容麵具所能偽裝的。一個真正快樂的人總是顯得容光煥發。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某某人盡管長得不漂亮,但非常具有“親和力”,別人都喜歡親近他;某某人永遠板著一張臉,總是一副不快活的樣子,大家一看見他就想跑。

快樂需要自己去尋找,沒有人會施舍給你。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誰也沒有多餘的心思去考慮別人的痛苦。經常發生的事情是,我們自己為難自己,外人則不會在意。

一位父親發現,兒子每天上學前都愁眉不展,於是他在每天早上進早餐時講一個笑話,目的就是為了兒子能很開心地背著書包出門。過了幾個月,他發現兒子的成績明顯地進步了,於是他更加關注自己對兒子的正麵影響,並努力讓自己的每一天也過得更快樂。

你可能會問:“快樂真的有很多嗎?”事實上,快樂無時無刻不存在,辦法之一就是保持高度的幽默感。比爾·寇斯比曾說:“你能夠選擇用笑聲去淹沒所有的痛苦,隻要你具有發現幽默的能力,那麼所有的困難都能安然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