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磨煉自我,提升社交修養(1)(1 / 3)

生活中,人人都喜歡和有修養的人交往。一個有修養的人,他的魅力由內而外散發出來,讓人不由自主地敬佩、崇拜,主動親近他。相反,一個人如果不注重內在的修煉,即使有華麗的外表,也會讓人覺得粗魯不堪,避而遠之。在人際交往中,想要獲得好人緣,一定要磨煉自我,以提升個人修養。

把吃虧當做占便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跟人打交道,難免會發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甚至因為這些問題給自己造成一定的損失,這時,采取不同的態度將會對日後工作、自身的狀態以及人際關係造成不同的影響。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吃虧在所難免,而能夠把吃虧當做占便宜的人往往更容易從失落的狀態中站起來,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新的生活,同時也更受歡迎。

俗話說“有失必有得”,你在這個方麵失去了,會在另外的某個方麵得到。一件事情可以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也許你失去的是某件事物,可是你得到的卻是某方麵的經驗,那麼在以後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你也會以更老練的方法去應對,從而收獲更為豐碩的果實;也許你失去的是一點蠅頭小利,卻得到了別人友好的對待,擁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

把吃虧當做占便宜,並不是傻,也不是軟弱,而是有修養的一種表現。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在無可挽回的情況下,把精力放在不停地抱怨、傾訴對現實的不滿上,不但影響了心情、影響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還會影響人際關係,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讓人覺得你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

相反,如果不是計較,而是及時發現問題出現在哪個環節,思考如何去解決,如何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那麼不但能從吃虧中總結一定的經驗教訓,也能給別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為自己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所以,有的時候,表麵上你是在吃虧,可是倘若深究,就會發現,其實自己獲得的更多。

文慧和舒雅被同一家公司聘用,但都在試用階段。這個公司規模不大,沒有專門的保潔人員,所以打掃衛生便落在了員工的身上。這裏的人總喜歡“欺負新來的”,有事情就打發新人去做,文慧對此很是不滿,覺得自己吃了很大的虧,所以總會故意推卻,甚至直言頂撞“我又不是你的傭人”,而大家有事也就不再找她了。

而舒雅則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態度,當別人讓她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她總是開開心心地去做,同事們都很喜歡她。不久,公司對新員工進行考核,舒雅過關,而文慧卻傻了眼,因為上司因她不具有為別人服務的精神和與人相處的能力而辭退了她。

有時候,我們看似要比別人操更多的心,做更多的事,看上去我們虧大了。但是,我們也會有另一種收獲。並不是真的虧大了,有舍才有得。把吃虧當做占便宜並不是說凡事都要順從,而是在遇事的時候應該多思考,多想想自己吃虧的同時自己能獲得什麼,然後權衡利弊,看看這個“虧”是吃還是不吃。

與人交往要少計較個人得失。

我們都知道,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產生摩擦在所難免,倘若得理不饒人,那隻會讓人覺得你小肚雞腸,而那些在吃虧時依然能夠以豁達的心態去麵對的人,則會更加受人歡迎。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時,如果你秉著“吃虧是福”的心態去諒解,你會收獲一份寶貴的友誼,甚至在你遇到麻煩的時候,他們也會伸出援助之手。當別人搶了你的風頭時,你秉著“吃虧是福”的心態選擇的不應是嫉妒,而是去檢討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讓自己更加進步,那麼,等待你的便是更好的機遇。

對自己得失的計較,換來的未必是“得到”的結果;相反,你定會有所失去——給他人帶來不快,而自己落得無人相助。失去了良好的人際關係,這豈不可惜?

得失問題,本來每個人都會考慮,但不要過分拘泥,患得患失會影響自己的心態,一旦工作和與他人交往成了一件時時刻刻都要考慮得失的事情,那麼人便會被其引起的糟糕反應所包圍,顯得過度謹慎甚至偏執,產生的連鎖反應會導致更多的麻煩,得不償失。

其實在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麼重要,我們不妨調理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豁達一點。一個人一旦變得開朗、大度,就會受到眾人的歡迎,更會贏得意想不到的機遇,這遠比“計算”眼前得失更加劃算。

在生活中喜歡斤斤計較的人,不但常常讓自己的心情鬱悶,也會讓別人不敢接近;而能夠以豁達的心胸麵對生活,把吃虧當做占便宜的人,則會讓人欽佩、感動於他的內涵與風度,讓人願意與之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