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磨煉自我,提升社交修養(1)(3 / 3)

“善良”一詞寬泛而博大,讓人覺得距離遙遠,但是它卻蘊藏於簡單而平易的細節之中:它是風雨中悄然為你撐開的一把傘,給你庇護;它是寒冬裏為你燃起的一盆火,給你溫暖。更多的時候,善良是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微笑,一聲真誠的祝福。善良是人性光輝的體現,是奠定人們高尚精神和道德的基本品質。心底無私是善良,默默奉獻是善良,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善良。

善良的人,不會有惡劣的行為,對於生活中的問題,他們總是用溫柔又充滿智慧的方式去解決,他們不會招來別人的厭惡,會讓人充滿敬意。社會大舞台上的人形形色色,善良的人總能夠保持自己的本真,以善良之心待人待物,時刻散發著人性的光輝。這樣的人讓人讚美,讓人敬慕,讓人願意與之交往。

徐雁是一家飯館的經理。她命運多舛,從小經曆坎坷,大學畢業前父母就先後去世了。她的婚姻也很失敗。她雖然人前在笑,可是內心早已不堪重負。更糟糕的是,35歲那年,她得了癌症,一開始,她覺得生無可戀,沒有了求生的欲望,十分不配合醫生的治療。

但是,徐雁的這種狀態很快改變了。住進醫院之後,每天晚上都會有人來陪護,大家都親切地稱徐雁為徐姐,而且對徐雁照顧得無微不至。徐雁每天都會吃到他們做的愛心菜,每天下午都會有人陪她出去走走,跟她聊天,給她講笑話。雖然生命已不再長久,她卻非常開心,覺得這些日子是她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她本來已經不再對人生抱有希望,可是現在,這些人卻讓她感覺到“人間自有真情在,愛心暖如三春暉”。

奇跡總是會發生的。徐雁的病情沒有惡化,相反,在幾個月後的檢查中,醫生發現她體內的癌細胞不僅沒有擴散,而且得到了控製。她已經不再有生命危險。徐雁又在醫院靜養了一段時間,出院的時候,醫生跟徐雁談心,徐雁說:“那些輪流來陪護我的人都是我扶助的學生,從他們上高中的時候,我就開始接濟他們,直到他們考上大學。其實,當他們來看望我那一刻,我就有了很強的求生欲望,雖然我三十多歲了,還沒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也沒有什麼親人,事業也不是非常成功,可是,我還有他們,他們給我的是最真摯的感情。我還有價值,我不能就這麼放棄了,我要活下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徐雁的生命得到拯救,完全是因為她的善良,她幫助了幾個貧困的學生,她也從善良中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而這幾個學生也對她十分感恩,雖然陪護看似是件小事,可是對於孤獨的徐雁來說,卻能夠緩解痛苦。簡單地說,善良就是徐雁能夠創造生命奇跡的原因,她以善良之心待人,他人也以善良之心回報,在這溫暖的人際互動中,奇跡發生了。

當別人遇到麻煩時,明明是舉手之勞,可有的人卻選擇視而不見,那麼,當他們自己遇到麻煩時,又有誰願意出手相助呢?人和人是相互依存的,一個籬笆三個樁,不可能有誰具有萬能的本領,雖說獻出一份善良、一份愛心並不是為了獲得回報,可是當自己袖手旁觀的時候,何不來個換位思考,假如那個遇到麻煩的人是自己,心中又會是何感受呢?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的人胸襟博大,富有愛心。也許他們不曾想過,將愛心的種子播撒出去的時候,會收獲豐富的果實,但是隻要有一顆善良的心,生活所給予他們的不會隻是重負和坎坷。善良的心比金子更珍貴,你無意中幫了一個人一把,或許會讓他在生命中看到希望,從而繼續努力,走向更美好的未來;你一句寬慰的話,或許就會解開一個人的心結,讓他不再意誌消沉。

一個善良的人,心如白雪,潔白無瑕。他們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天使。這樣渾身散發著人性光輝的人,能在不經意間虜獲人心。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一定修養自己的善心,做一個善良的人,當你與善良為伍的時候,你的社交能力也就得到了相應的提升。

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

寬容不但是個人的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寬容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是人際交往中不可不遵循的人際法則之一。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帶上自己的寬容。

寬容是一種幸福,生活中多一份寬容,生命就會多一份幸福,生活就會多一片溫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