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鼓勵的贈言使梅斯納爾的自信心大增,他這樣談到自己當時的感受:“作為一個年輕人,沒有比獲得精神上的支持更重要的了。向波納梯這樣的前輩學習是我們這些年輕登山家重要的一課。”
一句鼓勵,可能會影響、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對於需要鼓勵的周圍的任何人,要不吝於給予其鼓勵。
對於當時的梅斯納爾來說,“喜瑪拉雅山脈對我來講是個夢,是登山的天堂。”
梅斯納爾太幸運了,1969年秋,他又一次收到一支德國登山隊從南壁路線攀登南迦帕爾巴特峰的邀請,這次行動被稱為西吉·婁紀念探險。這個邀請讓苦於沒有機會的梅斯納爾感到驚喜萬分。
如果你長期專注於一個職業,那麼你就比別人更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機遇。靠得最近的人,總是最先獲得機會。
在驚喜的同時,梅斯納爾感到的惟一的遺憾是他的弟弟甘特不能與他同行。
說來也巧,後來,由於這個探險隊的兩名隊員退出了登山隊,甘特終於有機會和哥哥一起進入了這個探險隊。
2.一下從天堂跌入了地獄——失去了弟弟、六個腳趾和幾個手指
這個龐大的探險隊由德國和奧地利兩國的登山愛好者聯合組成,從1970年5月到7月,整個行動斷斷續續持續了40天。
梅斯納爾和弟弟甘特一路之上總是走在隊伍前麵,他們第一次抵達了從未有人到過的摩克裂縫。
然而,他們的登山行動並非總是成功。壞天氣和雪崩好幾次迫使探險隊員們返回大本營。有一次,梅斯納爾和弟弟甘特在雪中開路達一周之久。糟糕的天氣和惡劣的環境,使他們估計到可能很難逃脫不能登頂的命運,最後,全隊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最終決定梅斯納爾和他的弟弟甘特等三人重返已設置好的最高營地,以等待機會向頂峰做最後的衝擊,另外兩個人前往7400米處建立營地。
許多時候,我們不可能一次達到目標。為了實現目的,我們不得采取欲進先退、以退為進的策略。
在登頂前的最後一段路上,梅斯納爾和他的弟弟甘特精疲力竭,但他們的青春活力和登山熱情使他們超越了自己的體能極限。
1970年7月27日,梅斯納爾和他的弟弟甘特突擊頂峰成功。他們如願以償地從如派爾壁——世界上最高的冰、岩混合壁登上了南迦帕爾巴特峰。
登頂以後,甘特的體力消耗殆盡,出現嚴重的高山反應,他沒有氣力邁步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按原路帶甘特沿如派爾壁下撤,依當時的情況看來,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負責任的。
因為他們沒有繩子,無法進行保護,在陡峭的下撤途中,精疲力竭的甘特注定是要滑墜的。
情況變得越來越危急,天色已經接近黃昏,並且天上的烏雲越聚越多。如果再不下撤,他們就可能被凍死在山頂。倉促之間,梅斯納爾決定從西壁下撤到摩克裂縫上方的山穀中,這樣,這天晚上他們就可以在穀中露營,第二天清晨,再從那裏返回到如派爾壁,也許他們能在那裏遇到前來救助他們的隊員。
1970年7月27日的夜是漫長的、可怕的。梅斯納爾和他的弟弟甘特在8000米的高度,沒有氧氣,沒有食品和水,沒有露營設備,甚至沒有羽絨衣。那天晚上,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
有時,我們實現了目標,卻發現自己無法退回。這的確令人感到尷尬。這常常是由於不思退路的進取造成的。所以,那些聰明的進取者,他們不但在進取上積極,而且,在撤退的準備上,也同樣積極。這樣,才有可能實現最理想的可持續發展。
等到第二天天光大亮以後,梅斯納爾才發現他們所處的位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離大本營更是遙遠!
無可奈何之下,他們隻有坐等救援。10點鍾時,他們仍然沒有見到救援隊員的身影。這時,他們終於意識到這樣的事實:在7400米處的兩名救援隊員並未上來接應,而是自己去突擊頂峰了。
那些在團隊中各負其責的人,一定要切實負起自己的職責。如果你去做了自己職責以外的事,那麼,就有可能給別人和整個團隊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想到這裏,他們再也不敢有任何等待求援的想法了,梅斯納爾和他的弟弟甘特開始從南迦帕爾巴特峰達米爾一側下撤。
一味依賴別人的人,無疑於將自己置身於絕地。那些知道借助外力,但一旦知道外力無法依靠時,就立即不再對別人抱有幻想,轉而依靠自身的人,必能為自己找到最後的生機。
他們必須自行尋找生路,而結果全然不知。這時,梅斯納爾幾乎完全喪失理智,他感到自己的精神似乎已經離開了自己的肉體。
直到梅斯納爾在下山的路上摔倒,當時,他的身體沿的雪坡一直向山下滑去,這使他突然醒過來,他必須把弟弟帶下山去。
危機可能使人喪失理智,但最糟糕的挫折也可能使人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