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從打破神話到創造神話——登山皇帝梅斯納爾(5)(1 / 3)

“這次單人登珠穆朗瑪峰並沒有什麼大危險。雖然在剛剛離開前進營地的那天清晨,在天還黑著的時候,我掉進了北坳下邊一條幾米深的冰裂逢。靠著運氣和技巧,我自己又爬了上來。過後,我也沒有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下山的時候,鬆軟的積雪給我製造了不少麻煩,我是連滾帶滑像貓一樣爬下來的。在往下滾的時候,我很幸運地沒有撞上石頭,也沒有再掉到冰裂縫裏去。”

盡管我們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小心翼翼地避免危險,但是,仍然會有一些危險不可避免。在危境之中,我們隻有靠自己的技巧和運氣。

當我到了山下之後,這苦難的曆程才算結束。我不用再擔心滑墮,擔心體力耗盡和凍傷。此時,我癱倒了,因為我不用再向前走了。當我處在危境時,意誌使我挺住,不斷命令自己堅持住;一旦脫離險境,我便全身心地鬆泄了。“

如果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力量卻是無限的。一旦人具備了無限的精神力量,就會發現自己的精力居然也是無限的。一旦精神鬆懈了,立即就會感到自己陷入了疲勞和鬆馳之中。

不過,你可不要以為這位登山皇帝今後會徹底鬆懈下來,他不過是暫時的休息而已:“第二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後,我知道我已經把自己的體能推到了極限。這時朋友和母親都勸我不要再幹這種“極限登山”的營生了。但是我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我正當壯年,感覺良好。這次珠穆朗瑪峰的攀登使我認識到用同樣的單人攀登戰術,我可以更快地攀登其他山峰。在其他山峰上肯定有比珠穆朗瑪峰更困難的環境。我還有機會在那種更困難的環境中去發現我的新極限。“

完成了單人無氧登珠穆朗瑪峰的梅斯納爾,已經步入了登山中的最高境界。而他的追求並沒有因此而停息。

四、登山皇帝不斷突破“不可逾越的極限”的秘訣

1.“從低處開始”,“逐漸適應”

“與其他登山選手相比,梅斯納爾的真正優勢在於他具有大膽的創新精神和豐富的想象力。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麵前總是橫立著一堵堵難以逾越的‘高牆’,但是,有一個充滿著非凡想象力的人卻勇於向它挑戰,他就是萊因霍爾德·梅斯納爾。”著名登山家克裏斯·鮑寧頓這樣評價梅斯納爾。而梅斯納爾這樣總結自己:“今天,當我回首過去16年在喜瑪拉雅山脈的日日夜夜,我忘不了那些我幾乎堅持不住了的時刻;忘不了那些8000米級的山峰帶給我的恐懼;忘不了對自我能力懷疑是如何折磨著我。這16年是汗水加苦練的16年,為了戰勝危險,為了生存,我必須持之以恒地,精力集中地訓練;這16年是失敗和重新開始的一次次重複,這些是我成功的關鍵。”

梅斯納爾創造的這一連串驚世的紀錄,一定會使人們猜測他具備一副優越於其他登山選手們的不尋常的體魄。可是,當瑞士醫生奧斯瓦爾多·奧爾茲通過對在低氣壓下登山者的測試後認為:“與一般登山者相比較,梅斯納爾的生理機能並沒有任何超常之處。”

對梅斯納爾的測定結果表明:“他的生理機能僅與一個中上水平的馬拉鬆運動員相似。”

奧爾茲醫生認為:“梅斯納爾和那些曾經突破了8000米高度這一障礙的登山者都具有比常人更為強健的呼吸係統。也就是說,當空氣越來越稀薄的時候,他的呼吸頻率就會隨之加快。”

其實,梅斯納爾並非因為身體的優勢而不斷地超越“不可逾越的極限”,他真正的秘密就是“從低處開始”,“逐漸適應”,他這樣談到自己的心得:“喜瑪拉雅山脈遠非阿爾卑斯山脈那樣容易接近。進山以後,我們需要數周逐漸適應的過程的規律。時至今日,也許可以乘直升機抵達進山前的最後一個小鎮,但從這之後到大本營還是要靠雙腳,直接乘直升機抵達大本營對身體調節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險的。如果要登高,那就從低處開始。逐漸適應是身體調節的重要步驟,從1970年以來我一直保持著徒步進山的習慣,連走路的步幅都沒有改變。在過去16年裏,我的惟一變化是越來越喜愛登山了。”

許多青年學生,總是幻想著做名星、發大財,他們不願意遵循正常的成功的規律。比如,一些青年人心中形成了虛幻的明星夢,他們不願意按正常的渠道考取藝術院校,接受高等教育,也不願意自學成才,然後參加各種選星的比賽和難關。他們希望交上幾萬,十幾萬,到明星辦的學校裏短期速成。

許多剛剛走向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不願意從基層做起,一步一步來,隻想留在大城市,隻想立即當部門主管。結果鋒芒畢露,到處碰壁。

許多白領,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一心想當老板,一心想幹大事,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就冒然成立公司,結果往往出師不利,再無反身機會,陷自己於十分被動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