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從打破神話到創造神話——登山皇帝梅斯納爾(5)(2 / 3)

有些企業家,一件事做成了,一個項目做對了,發了財,於是,就想更快地發財。他們在短時間內突然界入多種行業,搞多遠化經營。或者不顧目前條件的局限,苛求結果,孤注一擲,結果陷自己於萬劫不複之地。

以上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他們像剛剛學步的幼童一樣,剛剛會走路,突然就想跑起來,跳起來,結果老是摔跤。

他們隻知道發展,不知道穩定。隻想速成,不想循序漸進。

不管犯這樣錯誤的是什麼人,不管他是小孩,還是已經功高蓋世的大英雄,一旦犯了這樣的錯誤,就必然會遭到重大挫折,甚至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三國演義中的那個大梟雄劉備,已經做了蜀漢皇帝,可謂功業卓著。可是,他不願意遵循諸葛亮訂下的聯吳抗曹、循序漸進的創業大計,為了一己之恨,想要立時滅掉孫權,結果被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後生陸遜一把火燒得全軍覆沒,最終含恨而亡。

這樣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無論我們現在身處何位,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遵循規律,看似慢,其實最快。不遵循規律,看似快,其實最慢。

2.輕裝前進

在梅斯納爾之前的登山史上,那些曾經登上過8000米高峰的者,他們都無一例外地攜帶了一整套繁重的登山繩索及氧氣瓶之類的東西,並逐級建立高山營地,與此同時他們還得到眾多身強力壯的當地向導的協助。但是,在梅斯納爾的登山生涯中,他依靠的不是氧氣設備,和強壯的向導和搬運工,他依靠的僅僅是他自己。他不帶任何氧氣設備,隻身行動,這種“輕裝”登山方式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模仿者。

梅斯納爾的裝備之簡單,仿佛他不是去攀登那些世界最高峰,而是到普通的山地去旅行。對於梅斯納爾來說,那些神秘莫測,令人談虎色變的世界屋脊,在他腳下隻不過是一堆擺在一起的小山丘。他正是采用了這種他稱之為“輕裝”的方式踏平了所有8000米以上的世界最高峰,在世界眾多登山者中獨占鼇頭。

結合登山說是輕裝,上升到一般意義來說就是精簡和放棄。

他這樣談到自己的心得:“1970年當我第一次進軍喜瑪拉雅山脈時,我遵循著所有的傳統登山方式。在南迦帕爾巴特峰,我們按常規的、笨拙的方式向上攀登,勘察、修路、拉繩,每段路都要上下幾回,然後建營,儲存食品,由於有強大的後勤支持隊伍,我登頂了。而且登頂了兩次:第一次是我自己,第二次是同我弟弟一道。在這以後的五年當中我一直沿用這種傳統的登山方式,直到我有了改變這種方式的思路和技術。

“在我開始登山生涯時,爭取讚助是一件困難的事,所以隻能進行低耗資的登山活動,這也迫使我考慮改變常規的高耗資的登山方式。於是我在喜瑪拉雅山脈重操我在阿爾卑斯山脈使用的“阿爾卑斯式”登山。如果我能無氧登並能自建高山營地,那我就不需要高山搬運工。如果不用搬運工,我就無需將大量的精力和金錢花在他們身上,我就能更有效地攀登,在不知不覺中,我逐漸意識到如果我想登得更高,就必須輕裝,必須減少人和物。同許多工商企業有時不得不精減某些“不可缺少”的雇員一樣,我也得這樣做,對我來講,不用搬運工,少用技術裝備的登山方式比那種依賴技術裝備的登山方式更有效。”

任何事物都有兩麵,因為我們總是覺得一切東西都有用。於是,我們的負擔越來越重。從物質負擔,到精神負擔。

實際上,我們為自己預備的許多物質和精神儲備,比如信息資源,可能根本就沒有用。或者對當時沒有用。我們總是想著長遠,結果我們的負擔越來越重。

我們覺得看電視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如果不看電視,就會失去許多珍貴的學習機會,結果,當我們回到家裏,已經覺得很累,又強迫自己去娛樂,去學習,於是無休止地看電視,直到第二天醒不過來而耽誤了上班和公司業務。

我們總是覺得網上的信息都很有用,於是看完了這條,看那條,結果自己完全淪為了信息的奴隸,全然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表達和選擇和使用那些真正重要、有用的信息。

我們總是覺得上學和進修非常有用,強迫自己一直學習,就像清朝那位八十多歲的進士一樣,學習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應用過。或者學習太多的時間,而全然不顧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我們總是覺得工作非常重要,金錢非常重要,結果,我們不知不覺在習慣的疲勞中得了不治之症,甚至突然死亡。

所有的罪責都可以歸咎於複雜化和盲目的多元化追求。

精簡和放棄的確是成功的秘訣。放棄是精簡的重要方法,勇敢放棄那些不重要的東西,隻做最重要的事情,精簡我們的裝備,精簡太多的看似有用的條件,結果,我們會發現,事情突然有了突然的轉變。“全球第一CEO”、“最受尊敬的CEO”、“美國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前通用電氣CEO韋爾奇先生真是運用精簡的方法使通用重新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