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珠穆朗瑪之夢——科萊考爾和他的隊友們(7)(2 / 3)

到了大約淩晨4時15分時,麥克又向他們發出前進的號令。為了使身體盡快地暖和起來,科萊考爾和汪多吉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攀登。當太陽升起來時,他們一直攀登的岩石台階變成了由散雪形成的明朗的衝溝。科萊考爾和汪多吉輪流用大冰鎬劈路。5時30分,正當太陽冉冉升上天空時,世界上5大高峰中的3座在柔和的曙光的映襯下顯現出峻峭的輪廓。科萊考爾的測高器上顯示出27,600英尺,他們到達了東南山脊的頂峰。

遵照霍爾定下的紀律,科萊考爾必須等全隊人員都在這平台狀的棲息地聚集時才能繼續攀登。科萊考爾隻好坐在背包上耐心地等待著,90分鍾之後,霍爾和貝克才終於出現在大家的身後。

在科萊考爾等待時,費希爾隊和台灣隊都趕了上來,並從他身邊超了過去。由於等了太長的時間,他感到很喪氣。落到別人後邊也使他很氣惱。但他明白霍爾的基礎理論,因而隻有忍氣吞聲了。

落在別人後邊是件讓人氣惱的事,但顧全大局更為重要。我們的個人利益與團隊是息息相關的,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遇到不得不為個團隊的利益而暫時犧牲自己的進度時,我們就能心平氣和了。如果這樣,你還無法做到心平氣和,你就這樣提醒自己,“等別人雖然讓自己感到氣憤,但這樣不但是為了別人好,也是為了自己好”。

科萊考爾從34年的攀登生涯中認識到登山運動的魅力在於它對自立、決斷和應變以及責任感的強調。但是,現在他認識到,一個人如果作為顧客來參加攀登,他已被迫放棄所有這一切,甚至更多。因為一位負責任的向導是無法容忍讓每位顧客獨立做出重要決定,隻有讓他們循規蹈矩,才能保證登山的安全。

不同的團體會有不同的理念,所以到一個新團體中,就要放棄好多原有的習慣,重新接受適應新集體的新方式。否則,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就會處處與別人發生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和衝突。

其實,在這樣的登山過程中,最容易讓部分隊員的被動性得到助長。由夏爾巴人來負責探路、搭建營地、做飯和拖拉全部輜重,登山隊員們就可以養精蓄銳,使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在由代理人包攬了一切的情況下,讓人無法感覺到自己真正在登山,這一點科萊考爾感到極大的不滿足。雖然為了能和霍爾一起登上珠穆朗瑪峰他已心甘情願地接受了這種角色,但他從來就沒有習慣過,所以當霍爾早上7點10分到達“平台”頂上並允許他繼續攀登時,他感到欣喜若狂。

9.南山口以上的死亡地帶

在南山口以上的死亡地帶,要想成功地攀登頂峰,就要速戰速決。首先是因為他們的氧氣有限,當他們在5月10日從4號營地出發時,每位顧客都帶了兩瓶6.6磅重的氧氣瓶。在南峰頂的貯藏所裏夏爾巴人為他們準備了一些,每個人可以在這裏得到他的第三瓶氧氣。按每個有三瓶氧氣,每一瓶可維持5至6個小時,也就是在4點至5點之間,每個人的氧氣都將被用得一幹二淨。既便有些身體狀況不錯的人,在沒氧的情況下,他們仍可在南山口以上行動——但行動不會很自如,而且時間不能很長。在那裏,在短時間內就可能受到HAPE、HACE、體溫降低、判斷力下降和凍瘡的襲擊,這樣會使死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爭取時間就是爭取生命,速度慢了就有被死神追上的可能。攀登如此,其他事情何嚐不是如此呢?我們都在與死神賽跑。

關於速戰速決的重要性對於曾4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霍爾來說是非常明白的。霍爾試圖依靠固定繩索,來保護和幫助那些登山技巧欠佳的顧客來完成在最艱難的路途上的攀登。因為近一年來,還沒有哪一個探險隊到達過峰頂,所以這段地形的大部分地方尚沒有固定繩索。

要從沒有人走過的路上通過,就要承受很大的危險。開拓者總是要冒最大的危險。但一想到開辟新領域給我們帶來的利益,我們就有勇氣為危險一搏了。

在5月3日到達離峰頂垂直距離為350英尺的地段的瑞典的獨行者戈蘭·克羅普,根本沒有固定任何繩索,那位黑山人雖然到達了更高處,他也曾固定了一些繩索,但由於缺乏經驗,他在較平緩的山坡上浪費了大量的繩索,結果,南山口以上1,400英尺的範圍內就用盡了所有繩索。以往的探險隊留在陡峭的鋸齒狀的東南脊的上部冰雪中的繩索,已經被扯得支離破碎。

隻有有了豐富的經驗,才能把事情考慮得更周全。而經驗又是通過經曆,特別是通過思考積累的。所以,要想達到完善,就從手頭的每一件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