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珠穆朗瑪之夢——科萊考爾和他的隊友們(8)(3 / 3)

科萊考爾仔細檢查後,發現輸氣管被大量結了冰的唾液堵住了。他用冰鎬把堵塞物鑿掉後,請安迪幫自己把調節器關掉,以便將氧氣保存到台階上的人群散開以後。然而,安迪卻錯誤地把科萊考爾的氧氣閥門開到了最大,而不是將它關掉!科萊考爾的氧氣立刻在10分鍾內跑掉了。他本來因缺氧而變得笨拙的判斷力現在已蕩然無存了。他感覺好像服了大量的鎮靜劑。

科萊考爾等待的時候,恍惚地記得隊友一個個從他身邊經過。霍爾從他身邊經過時,他倆還說了幾句話。霍爾告訴他,福蘭克、哈欽森、貝克、洛和約翰都已在半路返回了。

雖然當時科萊考爾處於低能狀態,但霍爾對8名顧客中有5人返回所表現出的失望還是看得很清楚的。科萊考爾猜想霍爾的這一感覺,又被費希爾隊伍的所有隊員都仍在奮力登頂的事實大大加深了。“我真希望能有更多的顧客到達山頂。”霍爾在繼續動身前哀歎道。

人們總是希望超過對手,所以,在競爭中人們的潛能會發揮得更好。基於這一點,一個智慧的人,會主動把自己置身於競爭之中,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發揮出自己最佳的潛能。一個智慧的領導者,會將員工們置於競爭的狀態之中,以提升團隊的整體活力和戰鬥力。

在海拔28900英尺處,科萊考爾在沒有氧氣補充的狀態下等待了一個多小時,希拉裏台階終於清靜起來了。

那時,科萊考爾感到頭昏眼花,他有些擔心自己會失明。他瘋狂地想要到達南峰頂——因為那裏有第三瓶氧氣在等著他。

心中存有希望,才能在極大的困難中繼續前進。希望能夠給人無窮的力量,不顧一切去戰勝一切困難。

他繼續迷迷糊糊地沿著固定繩索下降。他的身體由於恐懼而變得僵硬。

在放鬆的狀態下認真應對,才能夠使我們發揮出最佳的潛能,相反,過分的緊張和恐懼,不但無助於我們發揮出最佳的潛能,甚至連自己的一般水準也找不到了。所以,在自己過分緊張的時候,應該提醒自己放鬆一些。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到一個合適的心理狀態,才能使應對複雜的局麵變得更為容易。

在希拉裏台階的下部,馬丁和布克瑞夫從科萊考身邊繞過,迅速向山下奔去。而科萊考爾還是謹慎地沿山脊上的繩索下降。就在距貯藏氧氣處還有50英尺的地方,到了繩索的盡頭。

科萊考爾停下來向南峰頂望去,他看見安迪正在整理氧氣瓶便衝他喊道“嗨,赫羅德!你能給我送一瓶氧氣嗎?”

萬萬沒有想到,他聽到的卻是令人氣惱的回答:“沒有氧氣了!這些瓶子全是空的!”

科萊考爾聽了這消息後不知所措——他大腦渴望氧氣。就在這時,麥克·格魯姆在下山的路上趕上了他。麥克曾在1993年無氧攀登過珠穆朗瑪峰,而且他並不太在意是否一定要帶氧氣瓶。他把自己的氧氣瓶給了科萊考爾。他們一同向南峰頂爬去。

當心中惟一的希望破滅以後,人將陷入無邊的恐懼中。一旦人們獲得了心理支撐,就將重新發揮出無窮的力量。從表麵看,給我們力量的是我們依賴的外在的東西,給了我們力量。事實上,真正給我們力量的還是我們的內心。

他們來到時發現氧氣貯藏處至少還有6瓶滿滿的氧氣。然而,安迪卻堅持認為瓶子是空的,科萊考爾和麥克怎麼說也不能使他信服。

安迪大概是把氧氣瓶掛在調節器上,然後看量度計,得出瓶子是空的。這是知道瓶裏有多少氧氣的惟一辦法。但在登山結束後,貝德曼指出,安迪的調節器可能被冰堵住了,所以即使氧氣瓶是滿的,量度計的顯示也是零。這使安迪的古怪而固執的行為得到解釋。如果他的調節器真的被凍住,而並沒有向氧氣罩輸送氧氣,那麼安迪當時的判斷力明顯很差。

然而科萊考爾和麥克當時竟沒想到這些。其實,安迪的舉止已明顯超出了理智的範疇,而科萊考爾由於思維障礙卻絲毫沒有覺察到。

在我們處於矛盾的旋渦中時,我們無法保持足夠的理智。一旦我們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平靜地去思考曾經發生的事情時,就很容易找出問題所在。因此,做事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它能使我們處於矛盾的旋渦中時,仍然能夠保持足夠的理智。

其實科萊考爾和安迪在技巧和體力方麵都不相上下,如果他們在無向導狀態下以平等的身份攀登,科萊考爾是不會忽視安迪的困境的。但在這次攀登中,安迪扮演的是照顧科萊考爾和其他顧客的戰無不勝的向導的角色。況且,科萊考爾曾被特別教導不能懷疑向導的判斷。這種向導登山的攀登模式竟然使科萊考爾對安迪的困境熟視無睹,向導迫切地需要顧客幫助的想法也從來沒有在科萊考爾遲鈍的大腦中出現過。

大包大攬隻會助長對方的惰性,思想的束縛會讓人的大腦變得遲鈍。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別人和自己對自己能力的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