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體委主任洛桑達瓦同意李城彥的意見,結果讓王勇峰代替了拉巴,這樣,王勇峰才被排進突擊隊名單。
有付出總會有回報。有時看似自己多付出了一些,其實並不是在吃虧,相反,會因此而獲得更多的機會。
2.冒死把自己的氧氣給了別人
按照計劃,5月4日,所有衝頂隊員要全部到達海拔8680米的7號營地,休息一個晚上,5月5日早衝擊頂峰。
沒想到,就在5月4日早上,台灣隊員伍玉龍卻做出了要退出的決定,在大家再三的勸說下,他還是放棄這個登頂的難得的機會。最後確定讓吳錦雄代替了伍玉龍。
王勇峰在幫吳錦雄整理背包時,給他準備了一瓶氧氣,讓他在攀登的過程中一邊吸一邊走。一切準備好後,突擊隊員開始從海拔8300米高度的6號營地向突擊營地運動。現在,大家的目標很明確,在保證整個隊伍的安全前提下,全力保護吳錦雄,他隻背了自己的睡袋和氧氣,而其他人都背著13公斤的物資。當時,吳錦雄又是隊裏惟一被允許使用氧氣的隊員,王勇峰和藏族隊員隻是背著氧氣,但不允許他們使用。
剛翻上了峭壁,吳錦雄就坐在雪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氣,王勇峰從他旁邊經過,示意吳錦雄不要著急,慢慢走。
王勇峰剛要邁出步子繼續前進,卻感覺自己的腿被某樣東西絆著了,停下一看,是吳錦雄。他正用冰鎬鉤住了王勇峰的腿。王勇峰停下腳步,吳錦雄懇求王勇峰把氧氣瓶讓給他用。當時,王勇峰身上有4瓶氧氣,一瓶是當天他自己要用的氧氣。其他三瓶是全隊的氧氣,這一天,他負責的就是背氧氣。王勇峰鼓勵吳錦雄要堅持一下,馬上就到營地了。
吳錦雄並聽不進去王勇峰的激勵的話,得不到氧氣仍不甘心。王勇峰本來想不答應他的要求繼續前進,這時又被吳錦雄鉤住。吳錦雄說:“你不給我氧氣,我就不走了。”
王勇峰看他這種架勢,想了想,隻好取下了自己的氧氣瓶。可以說,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度把自己的氧氣瓶送給別人,幾乎意味著選擇死亡。
在生死的關鍵時刻,果斷地做出抉擇需要很大的勇氣與信心。
到了18點20分,6個登頂隊員到達了8680米的7號營地,王勇峰是在無氧的情況下到達這裏的。隨後,他們在一塊窄窄的岩石上搭起帳篷,這裏就是突擊營地,即登頂前的最後一個營地。
3.橫下一條心
5月5日淩晨4點,大本營開始呼叫突擊營地。接著,山上的3號營地也開始呼叫突擊營地,直到7點30分才得到了王勇峰的回應,這些衝頂隊員都因太累而睡熟了。
衝擊珠穆朗瑪峰頂峰的時刻終於到來了。對於王勇峰來說,近十年的登山生涯,一直盼望著這個機會。王勇峰知道,登頂的任務完成與否,天氣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珠峰。天剛亮時,他就扒開帳篷往外看了看,夜裏奇冷,至少攝氏零下30度,由此他斷定這一天是個好天氣。
大家都開始為衝擊頂峰做著準備。開尊起來化雪,每人喝了一小杯水,吃了幾口糌粑。加措吃了幾口就吐了出來,他的胃痛得難以忍受,其他人都很為他擔心,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完成登頂的任務。用雪化水很慢,直到9點他們才出發。一出發,開尊和普布走在最前麵,然後是小齊米和加措,王勇峰就跟在台灣隊員吳錦雄的後麵。
在這樣的高度,真是生命的禁區,剛走出20分鍾,就讓人感到憋氣難受。王勇峰就把氧氣調得大一些,看見吳錦雄正坐在那兒一邊喘氣一邊用力地吸氧,王勇峰向他搖搖手,示意他別著急。這時,“第二台階”已離他們不遠,它就橫亙在珠峰北坡傳統路線上8680米至8700米之間的岩石峭壁,在通往山頂的惟一的通道上,有一段近乎直立的4米左右的峭壁。可以說,第二台階是通往頂峰的最後一道門,也是一道鬼門關。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有時黎明前的黑暗是難以度過的,但他也給人一種光明就要來到的希望。
繼續向上攀了幾步,王勇峰的右眼突然覺得模糊起來,幾乎什麼也看不見了。這時他心裏就特別擔心起來,如果在向上攀登的過程中,如果邁錯了一步,那就會出事,就再也無法完成登頂之願,甚至有生命危險。
但是王勇峰知道,如果這種情況讓大本營知道了,肯定會逼他下撤。而能成為一名登頂隊員,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想到這裏,王勇峰咬著牙做出決定:不能告訴任何人,就是剩下一隻眼睛,也決不能放棄登頂的機會。王勇峰決定靠自己去闖危險,他相信自己能戰勝它,他已橫下一條心:死也要死在頂峰上。
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置於死地才能獲得後生。
峭壁越來越陡了,攀登速度明顯慢了很多,體力消耗也越來越大,對於王勇峰來說,攀登的過程更是艱難。
4名藏族隊員於12時40分首先登上了頂峰。王勇峰是於13時20分登上頂峰的。王勇峰激動得忘記了失明和疲勞。10分鍾後,吳錦雄也成了世界上站得最高的人。吳錦雄激動得喊了一聲就哭起來。大家都相互擁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