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號和“冒險”號於8月駛抵馬德拉。在那裏,庫克為此次航行購買了大量洋蔥和葡萄酒。在沿途的其他港口,他設法大批采購豬、山羊、家禽、新鮮水果和淡水。
不斷地休整和自我更新非常重要。隻知拚命工作,不知休整和自我更新的人,在一陣猛衝之後,最終會象強駑之末,陷自己於極端的疲累和困境之中。
8月底,這兩艘滿載物品的船隻遭到大雨的襲擊,但在駛向好望角的途中倒是平安無事。兩條船於10月底駛抵好望角。探險者們在南非休整,盡量食用新鮮食品,享受荷蘭總督的盛情款待,停留了一個月時間。
2.一闖南極圈
在朝極地航行的過程中,“決心”號或“冒險”號的船上人員發現,不管自己出身於何種背景,都未曾對等待著他們的艱難困苦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他們麵臨的艱難困苦是空前的。
狂風巨浪
“決心”號和“冒險”號於11月底離開了好望角。兩船以庫克的船為先導,向南朝南極洲駛去。當兩船進入南大西洋緯度較高的水域時,氣溫驟然下降,海上湧起滔天巨浪,好像一座座活動的山峰,把帆船一忽兒直直地推上高山之顛;一忽兒卻又陷入幽暗的波穀之中,四周圍洶湧著暗藍色流動的懸崖峭壁,隨時都可以用泰山壓頂之勢把船吞沒。
職場的沉浮和市場風雲是正常的規律,不必不一時的得失耿耿於懷。
在這些冷酷無情的海域,全體人員對外觀雖醜、然而卻很堅固的兩艘運煤船的船體結構無不刮目相看。在這種水域,重量較輕,速度較快,更具流線形體的船隻在長時間的航行中是挺不下來的。
好看的東西不一定要用,好用的東西不一定要看。
船隻艱難地向南航行,氣溫在繼續下降。持續一周的強風使兩條船都無法揚起風帆。大海像張開血盆大口的怪物,浪濤頻繁地衝刷甲板。船上的動物大批死掉。雖然給船員們發放了額外的衣服,但甲板上的日子依然難熬。所有的東西上都結了冰。連水手的身上也不例外。雨夾雪不停地落到船上,有的時候,彌漫的濃霧遮住雙眼,使人無法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庫克一如既往,鎮定自若。這裏的情景使他想起年輕時在北海上的日子。盡管環境惡劣、條件艱苦,船上人員依然健康,士氣依然高昂。
當人們精神振奮時,不管正在經曆的困難多麼艱險,都會在無畏的精神麵前居於下風。
浮冰、大霧
過了這一關,又是一番險惡的景象。隻見海麵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一片片浮冰,小的周圍白浪激濺,像一座座駭人的暗礁。大的則似長鯨,似古堡,如山石錯列、巉崖濯濯的海島,威脅著航船的安全。
12月11日,探險者們遇到了一座形如金字塔的巨大冰塊。據老福斯特講,這座冰山高400多英尺,比“決心”號的桅杆高出一倍。開始時,人們還以為見到了陸地,但等到靠近它時,他們才看出這其實是一塊隨意漂浮的巨大冰山,即他們所稱的冰島。所有人員都跑到甲板上,觀看這一奇特的景觀。他們越是向南航行,見到的冰島就越多,也越大,同時還出現濃霧,氣溫也隨之降到零度以下。如今,這兩艘運煤船已進入危險的海域,就連在澳大利亞大堡礁一帶航行過的“努力“號的老船員也無不感到緊張。
此時,庫克和手下的軍官一直呆在甲板上,“冒險”號的船長和軍官也不例外。大霧彌漫,但濃霧好像起著放大聲音的作用。透過霧氣,傳來奇怪的動物叫聲。四周響起嚇人的嘎吱聲和震目欲聾的濺水聲。是龐然大物互相碰撞或相互刮擦所發出的聲音。巨大無比的冰山會從濃霧之中突然鑽出,近得讓人心驚膽戰。有時,霧氣消散一段時間,甲板上的人這才發現,他們是在浮動冰山隨處可見的水域中行駛。大家都跑到船欄旁邊,鴉雀無聲地看著那些龐大的冰山從身邊滑過。他們知道,即便是被某一座冰山擦碰一下,用一位軍官的話說,“也會讓你粉身碎骨”。
冰牆擋住去路,北撤,又南進,仍遇冰群,向東北再向東南
庫克調頭向南,弗諾隨後跟來。隨著氣溫的持續下降,大霧散盡。這時,他們看到,東、西、南麵全是帶裂縫的冰原,一眼望不到盡頭。環境似乎非常惡劣,但卻有大量的野生生物。人們看到了海豹、鯨魚、企鵝和各種鳥類。現在,庫克正駕駛他的船隻從大量冰塊的狹窄水道中穿過,弗諾緊隨其後。大家看到,在庫克從特別狹窄的縫隙中慢慢穿過時,“冒險”號的這位船長不時地搖著頭,一聲不吭,臉上帶著驚愕,或者說是驚恐的表情。12月15日,兩艘船隻被一道陡峭的冰牆堵住,動彈不得。“決心”號和“冒險”號在這個地方幾乎被冰團團圍住,庫克擔心會被困在這裏,為了保住兩艘船上的每一個人,他做出了撤退的決定。
保存實力比不計損失地硬打硬拚要明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