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登莊園,農莊主人道格·朗登在這塊土地上耕種了40個年頭。他這片農場麵積廣達100萬平方千米,其間平原、裸石、鹽湖遍布。被衝刷殆盡的山陵起伏,這也正是澳大利亞內陸的特色。朗登的農莊有0.5萬平方千米坐落於昆士蘭中心區的莫塔巴拉州內。每天他穿過農莊去檢視他養的牛。1963年的某一天,他也像往常一樣去檢查家畜,但這次他發現岩石上有些不平常的東西。一開始,他認為是牛骨,但仔細看過之後,便對自己的假設產生了懷疑。他看清楚是一種動物的脊梁,像一隻公牛。道格發現的不僅是一隻近乎完整的恐龍,而且還是一個新種類。它是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獨有的恐龍。它的名字是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的:莫塔巴拉龍。

莫塔巴拉龍,長9.75米,高4.87米,是澳大利亞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恐龍。它是草食動物,拇指上有一個像匕首一樣的長釘狀物,用於對抗肉食性動物。莫塔巴拉龍是用四隻腳走路。但是它能舉起前麵兩隻腳,以便在樹叢中尋找食物,牙齒的形狀也被特別設計成用來剪斷植物。位於鼻腔上的頭蓋骨空間,專家推測是用以表達溝通的,能發出聲音。12000萬年前,一聲巨響劃破了這寧靜的晴空,一群強壯的莫塔巴拉龍在尋找食物,巨大的吼叫聲警告任何危險族群切勿靠近。莫塔巴拉龍儼然是一台吃草機,每天至少要吃掉半噸的草維持生命。嚴冬中能有足夠的食物喂養它們簡直是一個奇跡。隻要一到了冬季,又得麵臨24小時的黑暗。這意味著樹林將會枯萎。落葉植物一進入冬眠階段,那就意味著沒有太多的食物來喂養這些草食性恐龍了,沒有食物的莫塔巴拉龍如何在世界上生活成了一個謎。

一次驚人的發現是距離這裏2000千米之外。這次發現有可能解開這個謎。這是南極洲的馬蘭坡盆地。這裏的溫度是華氏30度。但氣溫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降到零下60度,風速達到每小時35千米。我們從阿根廷的科學調查站得來一份資料,顯示它位於南極半島的西摩島,布宜諾斯艾利斯南方1000千米的地方。1998年,阿根廷空軍帶來一支由阿根廷和美國聯合的化石搜索隊來到這個世界的盡頭。他們從馬蘭坡盆地飛越冰山,飛行了20千米,來到古巴煙草田島上紮營。與南極洲半島的其他地方比起來,這裏的冰較少,也最容易接近。早在12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個地方根本沒有積雪。古巴煙草田島是一個被葉樹、鬆樹和蔗類植物覆蓋的森林。苔蘚和其他植物在森林裏茂密地滋長,像地毯似的覆蓋著地表。即使在夏天,射進這裏的陽光仍然很微弱。植物為爭取光線,不斷向上生長。樹木有向光生長的特性,就像放在商品上的盆栽一樣,恐龍也曾經住在這裏。但是目前,南極洲的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封的海洋。

當冬天的最後殘冰在夏日的陽光中融化後,位於古巴煙草島上的搜索隊開始在這裏搜索古老生物。在南極洲搜索恐龍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必須忍受這裏的氣候,就像在另一個星球似的,停留的每一個地點都可能是以前從來沒有人目睹過的。從露營地點啟程步行2小時後,搜索隊搜索到蛇頸龍的骨頭。其實這不是一隻恐龍,而是白堊紀時期生活在海裏的近親,有點類似尼斯湖水怪,靠著狹長海灣的魚類維生。

在南極洲阿根廷的研究所,這裏沒有恐龍留下的痕跡。從發現的蛇頸龍中,我們知道這片海洋的底部是一個暖和的地方。既然是暖和的海洋便有暖和的海岸,科學家很清楚到什麼地方可以找到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