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硬木名品(3 / 3)

綠檀木質地緊密堅硬,侵蝕不朽,自然漂亮的木紋,手感滑潤細膩,香氣芬芳永恒,色彩絢麗多變。在綠色的檀木珠子上清晰可見極具裝飾性的天然紋路,一圈圈猶如久遠的年輪,散發著遠古的純然氣息和夢幻般的迷離光澤。

綠檀木的神奇美麗,被人們供奉為吉祥之物,親切地稱其為“聖檀木”,認為隨身佩帶,可保邪氣不侵,其靈氣保佑平安,福報美好人生。古人認為,“聖檀木”可避邪治病。因其特性高貴,在我國古代宮廷極為流行,大官貴族都普遍佩戴,此外,放一尊綠檀的雕品於案頭可提神醒腦,長期接觸此物對身體有益。

基於人們回歸自然的心態和追求綠色產品,喜愛收藏珍貴豪華產品的強烈願望,用綠檀木製作精美雕品之風在近年內盛行。它木質堅硬,紋理美麗高貴,手感滑潤細膩,香氣幽雅,雕刻生動逼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藏品。

綠檀木是集收藏、使用、欣賞、禮遇為一體的檀木雕刻,外形美觀,做工精美,居家擺設或送禮顯得高貴得體。

17.醋溜之木——酸枝木

酸枝木有多種,是熱帶常綠大喬木的一種,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是東南亞國家。從生物角度來講,屬於木材中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木材材色不均勻,有光澤,具酸味或酸香味,文理斜而交錯,密度高、含油膩,堅硬耐磨。

在黃檀屬植物中,除海南島降香黃檀被稱為“香枝”(俗稱黃花梨)外,其餘盡屬酸枝類。酸枝木大體分為三種,黑酸枝、紅酸枝和白酸枝,它們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過程中會發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故而得名“酸枝”,素有“醋罐之木”的美名。一般來說,酸枝木有的樹種味道濃厚,有的則很微弱。通常,“酸枝”之名在廣東一帶使用較廣,而長江以北的地區多稱它為“紅木”。不過,嚴格說來,酸枝木的“紅木”之名既無科學性,也無學術性,它隻是一些人對各種木材認識不清的情況下形成的籠統名稱,屬於民俗語言。

在這三種酸枝木中,以黑酸枝木為最好,其顏色由紫紅至紫褐或紫黑,木質堅硬,拋光效果好。有的與紫檀木極接近,因此常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紫檀,隻是它的大多紋理較粗;紅酸枝紋理則較黑酸枝更為明顯,紋理順直,顏色大多為棗紅色。此外,白酸枝顏色較紅酸枝顏色要淺得多,色彩接近草花梨,因而,人們極易把它與草花梨相混。

目前市場上新仿家具中有大量黑酸枝製品被當作紫檀木製品出售。通常,有經驗的專家有時也難分清,廣大收藏愛好者則更難分辨了。如近些年來,國內有人從馬達加斯加進口大批優質木材,一直在出售,開始消費者都認為是紫檀,但經過多方考證,其實並非如此。事實上,它隻是黃檀屬中的一種黑色木材,學名為“盧氏黑黃檀”。

另外,在黃檀屬木材中,有不少材種的顏色呈紫黑色或紫紅色,其硬度也不亞於正經紫檀木。有一些還可與紫檀相媲美,因而,其也不失為傳統家具上等美材。

18.藥樹之木——花櫚木

花櫚木,別名花梨木,又叫降香黃檀,從生物分類學角度來講,屬於植物豆科紅豆樹屬的樹材品種,為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越南也有分布。

花梨木是一種常綠小喬木,通常,成材後高可達13米;小樹枝密被灰黃色絨毛,裸芽;小葉有5~9片,形狀長圓形或是長圓狀卵形,長約6~1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上麵無毛,下麵密被灰黃色絨毛。

花梨木的木質比較硬,散發甜甜的木質香,並帶有花香以及淡淡的香料感。它的顏色大多為赤色或紅紫色,紋理很清晰,色澤也比較柔和,木材的中心呈淡顏色,越往外顏色就越深,就是赤色或紅紫色,這是花梨木的本色特征。

此外,花梨木的木紋有“狸斑”,又名“花狸”。老者紋拳曲,嫩者紋直。木結花紋圓暈,色彩鮮豔,紋理清晰美麗,可做家具及文房等器物。它也有老花梨與新花梨之分。老花梨又稱黃花梨木,顏色由淺黃到紫赤,紋理清晰美硯,有香味;新花梨的木色顯赤黃,紋理色彩較老花梨稍差。

醫學方麵,花梨木有止痛、抗沮喪、抗菌、催情、殺菌、利腦、除臭、殺蟲、激勵、補身的獨特作用。它對穩定人體中樞神經係統,有全麵性的平衡效果;還可幫助調節人的情緒低落、極度疲勞和憂心忡仲的心理狀態,使人振奮、精神煥發;它也是一些慢性病的最佳藥方,尤其在免疫係統防禦力低落的狀態下,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對抵抗微生物與病毒很有效果;此外,它還是喉部極有價值的抗菌劑,可舒解喉嚨發癢的咳嗽症狀。花梨木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其可幫助身體調節過度的濕氣和高溫;在驅蟲方麵有顯著的良好效果,它也能有效地刺激細胞,使組織再生,因此對傷口很有用。

在美容方麵,它能改善幹敏、發炎的皮膚,甚至能抗皺與延緩老化,即使是保濕良好的皮膚,也能從花梨木平衡、溫暖的特性中獲益。

19.文章之木——香樟木

香樟木屬於樟科的常綠性喬木,所謂常綠,不是不落葉,而是指春天新葉長成後,去年的老葉才開始脫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現綠意盎然的景象。其主要生長於亞熱帶土壤肥沃的向陽山坡、穀地及河岸平地;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及西南等垂直海拔可達1000米的地方。

香樟樹成材後,高可達50米,樹齡成百上千年,可稱得上是“參天古木”,為優秀的園林綠化林木;樹皮幼時呈綠色,平滑,老時漸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葉薄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0厘米,寬3.5~15.5厘米,頂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圓形,背麵微覆白粉,脈腋有腺點;花黃綠色,春天開花,圓錐花序綻出,又小又多,外圍不易分辨,其球形的小果實成熟後為黑紫色,花期在4~5月,果期在10~11月。

香樟樹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水濕,但是不耐幹旱、瘠薄和鹽堿土。其主根發達,深根性,能抗風,萌芽力強;香樟樹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巨大如傘,能遮陰避涼,存活期長,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的能力。此外,它還有抗海潮風及耐煙塵和抗有毒氣體能力,並能吸收多種有毒氣體,較能適應城市環境。

香樟樹灰褐色的樹皮有細致的深溝縱裂紋。全株具有樟腦般的氣味,葉互生,紙質或薄革質,樹幹有明顯的縱向龜裂,極容易辨認。據說因為香樟樹木材上有許多紋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故而就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作為樹名。

香樟樹是重要的材用和特種經濟樹種,根、木材、枝、葉均可提取樟腦、樟油。其中,樟腦可供醫藥、塑料、炸藥、防腐、殺蟲等用,而樟油可作農藥、選礦、製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由於其木材質優,抗蟲害、耐水濕,因而可供建築、造船、家具、箱櫃、板料、雕刻等用。它的枝葉濃密,樹形美觀,可用作綠化行道樹及防風林,是南方許多城市和地區園林綠化的首選良木,深受園林綠化行業的青睞。

此外,香樟木的采製較為講究,主要在冬季采伐,然後將它劈碎或鋸成塊狀,曬幹或風幹。木材塊狀大小不一,表麵紅棕色至暗棕色,橫斷麵可見年輪,質重而硬,有強烈的樟腦香氣,味清涼,有辛辣感。

20.歲寸之木——黃楊木

黃楊木又名山黃楊、千年矮、小黃插、百日紅、萬年青、豆板黃楊、瓜子黃楊,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山東、江蘇、福建、湖北、四川、雲南、貴州。通常,黃楊木泛指黃楊科黃楊屬錦熟黃楊等植物的木材,約有30餘種常綠灌木。這種類型的木材,堅實沉重,木紋細致。如西印度群島黃楊木、北美木材業中的榆樹科及紫葳科的木材、夾竹桃科念珠藤屬、芸香科九裏香屬等都為此類型。

黃楊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冠緊密,樹高不超過3米。樹皮灰色,栓皮成有規則的剝裂,莖枝均呈四棱,小枝和冬芽的外鱗有短毛;葉對生,圓形或倒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通常中部以上較寬,頂端稍凹,基部狹楔形,長1~3厘米,寬7~15毫米,下麵中脈的基部和葉柄微有細毛;春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簇生;蒴果圓球形,果實有三個角狀突起,熟時裂為三瓣,成熟時黑色,徑約1厘米;其花期為4月。果熟期是7月,生長於山地和多石的地方,栽培供觀賞。據記載,錦熟黃楊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幾世紀以來其木材用於雕刻、鑲嵌、樂器等精細器具的製造。此外,有一種矮化類型的黃楊常種植在園邊路旁,修剪成各種形狀,以裝飾和美化環境,如小葉黃楊及其變種是幾種常見的觀賞灌木。

黃楊木生長非常緩慢,逢冬開花,春到結子,一般要生長四五十年才能長到3~5米高,直徑也不足15厘米,因而有“千年難長黃楊木”、“千年黃楊難做拍”(樂器中的一種拍子)的說法。舊時傳說黃楊遇閏年不僅不長,反要縮短,如宋朝蘇軾有“俗說,黃楊一歲長一寸,遇閏退三寸”的句子,故有“千年矮”稱謂。

黃楊科的樹種,是熱帶和溫帶氣候中一類較為常見的常綠植物,其木材淡黃色,質地堅韌,紋理細膩,硬度適中,沒有棕眼;但因生長期長,無大料,多用來與高檔紅木搭配鑲嵌或加工成極其精細的雕刻作品。

黃楊木在古典家具中有著很微妙也很特殊的位置。黃楊木作品多為工藝品擺件,基本上沒有家具成品,在古典家具的使用中多用來點綴。

黃楊木雕作為立體雕刻的工藝品單獨出現,供人們案頭欣賞的時間也並不是很短了,目前有實物可查考的最早是元代的遺物,如北京故宮現存的黃楊木雕圓雕人物“李鐵拐”,就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曆史了。

黃楊木的香氣很輕,很淡,雅致而不俗豔,是那種完全可以用清香來形容的味道,另外,黃楊木還有驅蚊、殺菌和消炎止血等功效,如黃楊木生長地的山民,就有采黃楊葉用做止血藥和放置黃楊樹枝來驅蚊蠅的習慣。

21.榜眼之木——黃花梨木

黃花梨又名降香黃檀,主要產於我國的海南省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其木材名貴程度僅次於紫檀木。這是因為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家具,如三彎腿。黃花梨木與其他木材的特點比較接近,容易混淆,其中,最容易與花梨紋紫檀混淆。這種梨紋紫檀木主要產在兩廣和海南島,常稱之為海南紫檀,又有稱為越南檀的(因越南及周邊國家也生長有這種樹)

黃花梨木材質顏色恰到好處,色金黃而溫潤,從淺黃到紫赤,生動多變;木質堅實,花紋精美,成八字型,鋸解時芳香四溢;它的心材和邊材顏色差異很大,心材色澤紅褐較深,呈紅褐色或紫紅褐色,深淺不勻,常帶有黑褐色條紋,有屢角的質感;它的邊材顏色呈灰黃褐或淺黃褐色。

黃花梨木的比重較輕,有的可能比某些紅木還要輕,放入水中呈半沉狀態,即就是說,在水裏麵,它不會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於水麵。此外,黃花梨木的紋理很清晰,猶如行雲流水,非常美麗。值得一提的是,黃花梨木材質以有樹結子為最佳,花粗色淡者為最次之。黃花梨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稱黃花梨,顏色由淺黃到紫赤,色彩鮮美,紋理清晰而有香味。明代比較考究的家具多為老花梨木製成。而新花梨木則色赤黃,紋理色彩較老花梨稍差。據記載,黃花梨木是明清時期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其中,尤以心材呈黃褐色者為好。這一時期,考究的木器家具幾乎都選黃花梨製造,它的紋理或隱或現,色澤不靜不喧,通常被視作為人們心中的上乘佳品,備受明清匠人寵愛。特別是明清盛世的文人、士大夫之族,他們對家具的審美情趣講究,更使得這一時期的黃花梨家具卓而不群,無論從藝術審美、還是從人工學的角度來看都無可挑剔。

通常,黃花梨木家具不加雕飾,其木質本身紋理就呈現出一種自然的美麗,會給人以文靜、柔和的感覺。事實上,黃花梨其實就是呈黃褐色的“花梨”或“花櫚”,古代沒有這個名字,後來冠之黃花梨,主要是為了區別現在所謂的“新花梨”。原來這是因為早在明朝末年,海南花梨就已砍伐殆盡,所以現在用料多為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進口花梨木,其品種繁多,質次各異,因而品質相差很大。

22.國寶之木——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在明朝末期就已經瀕臨滅絕,曆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製作。如宮中常用楠木製作床榻,觸之不涼,不傷身體,是其他硬木所不具備的優良特性,所以金絲楠木早已成為代表中國古典文化精髓的木質收藏品。通常,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則就會因逾越禮製而獲罪。

金絲楠木光澤強,質地溫潤柔和,紋理細膩通達,千年不腐不蛀,新切木表麵黃中帶綠,遇到下雨時,還會散發出陳陳幽香。此外,金絲楠木的生長規律獨特,周期漫長,一般生長旺盛的黃金階段需要60年,屬於大器晚成的優質良材,具有樹皮薄,深色點狀皮孔,內皮與木質相接處有黑色環狀層的特點。可以說,用金絲楠木製作的家具,造型優美,光照之下發出絲絲金光,但又清幽無邪,顯得嫻靜低調。

目前,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僅存有為數不多的清代的楠木家具;明十三陵長陵的棱恩殿是現存最大的楠木殿,殿內的60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絲楠木製成的,直徑很粗,得要兩人合抱。

承德避暑山莊的澹泊敬誠殿也是目前首屈一指的楠木宮殿。此外,民間也收藏有楠木的羅漢床、拔步床和雕刻的飛罩、牌匾、楹聯和對聯等。

現在,珍稀瀕危的金絲楠木,在全國都已屬罕見。金絲楠木家具在市場上隨著收藏眼光的提高,佳品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高。如今,金絲楠木製品已經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古典收藏品。

23.裝飾之木——胡桃木

胡桃木是當今建築裝飾的流行材料。常見的國外胡桃木有歐洲核桃木、皇家核桃木、法國核桃木、英國核桃木、意大利核桃木、安科納核桃木、切爾克斯核桃木、波斯核桃木、黑海核桃木。一般而言,它是木材中較優質的一種,主要產自北美和歐洲。我國國產的胡桃木,顏色較淺。黑胡桃呈淺黑褐色帶紫色,弦切麵為美麗的大拋物線花紋(即大山紋)。一般而言,黑胡桃非常昂貴,做家具用,通常隻用木皮,極少用實木。

胡桃木是密度中等而結實的硬木,抗彎曲及抗壓度中等,韌性差。它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和熱壓成型能力,一般幹燥得很慢。它的心材抗腐能力強,即使在易於腐蝕的環境裏也是最耐用的木材之一,可以用來做家具、櫥櫃、建築內裝飾、高級細木工產品,如門、地板和拚板等,是用來與淺色木材搭配的理想材料。不過,相對而言,它的邊材比較易於被粉蠹破壞。

24.硬漢之木——核桃木

核桃木是一種硬木,從生物分類學的角度來講,為木材中的胡桃屬,又名為胡桃楸、核桃楸、核桃木、胡桃木等,一般其成材期為50年以上至數百年,是世界馳名的室內裝修材,這種材質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均有生長,其中以中國東北產核桃木質地最好,為東北三大名貴樹種之一。

通常,生長良好的核桃木平均高度為20~30米,直徑1~1.5米,平均密度0.64克/立方厘米。其紋理直,結構細而勻,重量、硬度、幹縮及強度均屬中等,有較強韌性,特別是在抗震動、抗磨損方麵性能優良,具有一定的耐彎曲、耐腐蝕性,是一種良好的雕刻材料,但邊材多需髹漆防蛀。此外,核桃木手工及機械加工容易,膠粘性好,握螺釘力佳,油漆後光澤度好。

核桃木在亞洲、歐洲應用廣泛。我國主要在華北、西北和華中等地有栽培。由於核桃木工藝價值很高,西歐和地中海附近也廣泛培植,並成為國際性的珍貴家具和裝修材料。可以說,它的貴重程度與桃花心木齊名,並被用來作為槍托、器械和鏇切工藝的標準材料。除此之外,核桃木還是做家具的上乘用材,它經水磨燙蠟後,會有硬木般的光澤,質地細膩,易於雕刻,色澤灰淡柔和。

明清時期的核桃木製品,大多為上乘之作,可用可藏。其木質特點是有細密似針尖狀棕眼並有淺黃細絲般的年輪,重量與榆木差不多。

據記載,亞洲是核桃木的發源地,不過,也有人認為我國是核桃木原產地。可以說,核桃木是一種最為優良的家具用材之一,一般用於高檔家具、櫥櫃、工藝品和雕刻品等。事實上,自14世紀開始,核桃木就被廣泛用於製造家具,尤其在歐洲西北部的國家更為普遍。為什麼會這麼流行呢?主要是因為它重量較輕且顏色富於變化,即核桃木心材通常呈淺黃褐色至褐色,顏色和條紋通常隨產地不同而有所變化。一般來說,核桃木通常為灰褐色,並帶有明顯的深色或黑色條紋,其顏色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變淡。

核桃木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商品名,但這種木材在不同地區的木材顏色有所不同,比如英國核桃木是核桃木中較重和較深的一種;而意大利產的核桃木安科納核桃木,花紋最具多樣化;高加索的黑海核桃木,條紋比其他核桃木條紋深而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