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千姿百態的地球風貌(9)(2 / 3)

冰麵湖:冰麵湖的形成主要有3種形式。一種是冰川上的冰下河道融蝕冰川,產生巨大的洞穴或隧道,洞穴頂部塌陷,便形成較深較大的長條形湖泊。一種是冰川低陷處積水,在夏季產生強烈的融蝕作用而形成的。另外,冰川周圍嶙峋的角峰,經常不斷地崩落下岩屑碎塊。如果較大體積的岩塊覆蓋在冰川上,引起差別消融,就能生長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如果崩落的岩塊較小,在陽光下受熱增溫就會促進融化,結果岩塊陷入冰中,形成圓筒狀的冰杯。冰杯形成速度很快,在冰麵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積水潭,在夏天消融期間,冰麵積水溫度較高,有時竟達到5℃。因此積水的融蝕作用強烈,能把蜂窩狀的冰杯逐漸融合一起,形成寬淺的冰麵湖泊。冰麵湖給冰川景色增添了更為絢麗多彩的風光。夏天,每當朝日初升或夕陽西下的時候,碧綠的湖麵上霞光萬道,燦爛奪目。

冰磧物冰洞:夏季,冰川經常處於消融狀態中。冰川的消融分為冰下消融、冰內消融和冰麵消融3種。地殼經常不斷向冰川底部輸送熱量,從而引起冰下消融。不過冰下消融對於巨大的冰川體來說,是微不足道的。當冰麵融水沿著冰川裂縫流入冰川內部,就會產生冰內消融。冰內消融的結果,孕育出許多獨特的冰川岩溶現象,如冰漏鬥、冰井、冰隧道和冰洞等(我們知道雲南的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由冰內消融引起的冰川地貌很像喀斯特地貌,冰川學家稱這種冰川形態為喀斯特冰川)。

冰鍾乳:冰川上的融水,在流動過程中,往往形成樹枝狀的小河網,時而曲折蜿流,時而潛入冰內。在一些融水多麵積大的冰川上,冰內河流特別發育。當冰內河流從冰舌末端流出時,往往衝蝕成幽深的冰洞。洞口好像一個或低或高的古城拱門。從冰洞裏流出來的水,因為帶有懸浮的泥距沙,像乳汁一樣濁白,冰川學上叫冰川乳。當冰川斷流的時候,走進冰洞,猶如進入一個水晶宮殿。有些冰川,通過冰洞裏的隧道,一直可以走到冰川底部去。冰洞有單式的,有樹枝狀的,洞內有洞。洞中冰柱林立,冰鍾乳懸連,洞璧的花紋十分美麗。有的冰洞出口高懸在冰崖上,形成十分壯觀的冰水瀑布。

冰洞冰塔:冰麵差別消融產生許多壯麗的自然景象,如冰橋、冰芽、冰牆和冰塔等。尤其是冰塔林,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珠穆朗瑪峰和希夏邦馬峰地區的很多大冰川上,發育了世界上罕見的冰塔林。一座又一座數十米高的冰塔,仿佛用漢白玉雕塑出來似的,它們朝天聳立在冰川,千姿萬態。有的像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的塔尖,有的像埃及尼羅河畔的金字塔,有的像僵臥的駱駝,有的又像伸向蒼穹的利劍。

冰蘑菇:冰川周圍嶙峋的角峰,經常不斷地崩落下岩屑碎塊。如果崩落的岩塊較小,在陽光下受熱增溫就會促進融化,結果岩塊陷入冰中,形成圓筒狀的冰杯,進而形成冰麵湖。如果較大體積的岩塊覆蓋在冰川上,引起差別消融,當周圍的冰全部融化了,而大石塊因為遮住了太陽輻射,其下的冰沒有融化,就能生長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

沙漠中的綠洲

在浩瀚無邊、黃沙漫漫的沙漠中,人們有時能看到一片片水草叢生、綠樹成蔭、泉水潺潺、牛羊成群的綠洲,好像是黃色沙海中的綠色島嶼,也是沙漠中唯一的綠地。

綠洲一般都分布在大河流經或有地下水出露的洪水衝積扇的邊緣地帶,也有在高山冰雪融化後流經的山麓地區。綠洲上水源充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莊稼和植物生長的條件良好。尤其是夏季,高山冰雪融化,雪水源源流入綠洲,使綠洲生機盎然。

沙漠綠洲綠洲的麵積一般都不大,一些較大的綠洲成為農業發達和人口集中的居民區。我國境內的天山和祁連山山麓都有綠洲分布。在世界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中也有一些風光奇特的綠洲。那裏,潺潺的泉水彙成一條條清澈透亮的小溪,灌溉著兩岸的土地,高大的棗椰樹把黃沙彌漫的荒野裝飾得一片翠綠。人們把這些荒漠中的沃土,視為沙漠中的“珍珠”,備加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