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千姿百態的地球風貌(9)(3 / 3)

富饒的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整個地形像一個大盆。盆地的四周一般有高原或山地圍繞,中部是平原或丘陵。

盆地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地殼構造運動形成的盆地,稱為構造盆地,如我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江漢平原盆地。另一種是由冰川、流水、風和岩溶侵蝕形成的盆地,稱為侵蝕盆地,如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的景洪盆地,主要由瀾滄江及其支流侵蝕擴展而成。

盆地麵積大小不一,中國的四川、塔裏木、準噶爾、柴達木等盆地,麵積都在10萬平方千米以上。小的盆地隻有方圓幾千米,在貴州叫“壩子”。有些盆地內的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被人們稱為聚寶盆。我國的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國”之稱,柴達木盆地富積岩鹽,藏語“柴達木”就是鹽澤的意思,新疆吐魯番盆地盛產葡萄。

一、剛果盆地

剛果盆地剛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又稱紮伊爾盆地。位於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橫貫中部。麵積約337萬平方千米。位於下幾內亞高原、南非高原、東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讚德高原之間,大部在紮伊爾境內,西部及北部包括剛果及中非的部分領土。

剛果盆地原為內陸湖,因地盤上升和湖水外泄,形成典型的大盆地。是前寒武紀非洲古陸塊的核心部分。由古老的變質花崗岩、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等組成。從盆地邊緣向中央的岩層分布由老到新,依次為太古代基底雜岩、二疊-三疊紀礫岩、石灰岩和砂岩、侏羅紀卡羅係砂岩、洪積世和現代沉積。

剛果盆地地形周高中低,除西南部有狹窄缺口外全被高原山地包圍。內部為平原,地勢低下,平均海拔300~500米,從東南向西北傾斜,多湖泊,有大片沼澤。金沙薩北的馬萊博湖海拔305米,為盆地最低處。平原上剛果河及其支流具有寬廣的穀地,排水不暢,河水漫出河床而形成大片沼澤。

平原外圍有孤山和丘陵,高度為海拔500~600米,是平原和盆邊高地的過渡帶。

盆地邊緣為一係列高原、山地。北緣為中非高地,平均海拔700~800米,為剛果河、乍得湖、尼羅河三大水係的分水嶺;東緣為米通巴山脈;東南緣是南非高原北端的加丹加高原,為剛果河和讚比西河的源地;西南緣隆達高原是安哥拉比耶高原的北延,為剛果河、開賽河和安哥拉北部諸河的分水嶺;西緣為喀麥隆低高原、蘇安凱山地、凱萊山地和瀑布高原等一係列高地。有剛果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單一完整的水係。

剛果盆地是個構造盆地,底部是基本上未受擾動的厚層沉積岩,形成平坦單調的地形,隻有斷層作用造成的一些零星分布的不高的陡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這種單調的景觀。沉積岩是在內湖沉積的。後來由於地殼上升,原始的剛果河(紮伊爾河)切穿盆地西緣,內湖才逐漸消失。現在盆地西南部的兩個大湖就是它的殘跡。盆地周圍是相鄰高原的邊坡,其基底結晶岩廣泛出露。

剛果盆地擁有僅次於亞馬遜河盆地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彙聚了極其豐富的物種,包括1萬多種植物,400多種哺乳動物,1000多種鳥,200多種爬行動物。這裏的大森林被稱為地球最大的物種基因庫之一。

二、巴黎盆地

法國北部盆地。南靠中央高原,東至洛林高原,北鄰阿登高地,西到阿莫裏坎丘陵。東西寬約450千米,南北長約300千米,麵積約占國土的1/4。海拔300米以下。麵積約14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78米,中心地帶海拔僅26米。邊緣環有海拔約300米的丘陵,高原塞納河流貫全境,有運河與盧瓦爾河、馬斯河、摩澤爾河相通。有集約農業,產小麥,有乳肉用畜牧業。巴黎盆地號稱是法國最廣闊、最肥沃的平原,這裏是法國農業最先進的地區之一,盛產甜菜、小麥、燕麥、蔬菜和葡萄。東部舊香檳省以葡萄種植業和釀酒業(香檳酒)聞名。巴黎位於盆地中央。氣候上為溫帶海洋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幹燥。其降水適中,日照充足。

三、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