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球能源形勢緊張、氣候變暖嚴重威脅人類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健康。為此,世界各國都在尋求新的能源替代戰略,以緩解緊張的能源形勢,求得可持續發展,並在今後的發展中獲取優勢地位。
由於具有清潔、安全、源源不斷等顯著優勢,太陽能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行“陽光計劃”,開發太陽能資源。
光伏產業在太陽能有效開發利用中無疑是最具潛力,最受矚目,也是發展最快的產業。尤其1999年以來,世界光伏產業高速發展,2006年全球光伏太陽能係統安裝量累計超過8億瓦,投資太陽能電池製造業的資金超過10億美元,這與美國百萬屋頂計劃、日本政府新能源計劃、歐盟可再生能源白皮書等一係列活動的刺激和推動作用是分不開的。
2010年~2020年全球光伏產業的年增長率將達到34%。2010年,全球光伏市場的年安裝量將有可能達到11.34億瓦。
太陽能熱水器的熱利用轉換技術在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中無疑是最為成熟的,較光伏電池、太陽能發電等產業,其產業化進程更領先一步。但目前市場還有待規範,消費群體還有待培育,技術還須改進,因而對於企業來說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中國的可再生長期發展規劃:到201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總容量達到22萬千瓦,到2020年到達150萬千瓦。在未來15年中,為了應對日益加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將投資大約1.5萬億元發展可再生能源。
在中國新能源利用領域,潛在的市場價值約達1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也明確提出“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為鼓勵生產和消費可再生能源,實施優惠的財稅政策、投資政策和強製性市場份額政策。
我國煤炭約占商品能源消費結構的76%,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其已成為我國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
減少環境汙染的重要措施是大力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術。能源和環境汙染問題是世界性的,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的時期遲早都會到來。
從長遠看,太陽能利用技術和太陽能裝置的大量應用,必然可以製約礦物能源價格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