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的個性我作主——汽車的分類(2 / 3)

2.“鴻篇巨製”之作——吉普車的誕生

戰爭是人類自相殘殺的怪物,也是各種新技術、新產品的催生婆。戰爭的需要加上美國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再加上美國強大的工業基礎,美國工程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明的許多新產品,對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人們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吉普這個名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很多人認為這要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的漫畫形象——尤金尼吉普,由於它機智勇敢且善於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險境,正如一輛吉普車。然而,也有另一種說法,“吉普”的發音是鳥叫聲,源於一種美國軍隊偵察車的名字——“通用功能”(General Purpose)的兩個英文單詞首字母“GP”發音的效果。雖然吉普名字從何而來至今仍頗有爭議,但有一點毫無爭議:盡管公司和市場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吉普商標數十年來巍然屹立而不倒,其商標權益和在全球性的公認也足以證明這一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軍方都推崇“戰爭勝利=機動 火力 通訊”的公式,當然美國軍方也從未放棄過努力。美國軍方一直研究一種牢固的、多用途的、全地形的輕型乘用車和偵察車。

3.越野車的曆史

關於第一輛越野車產自哪個國家、哪家公司,現在已經很難作出明確的解答。一個成功的車型往往綜合了許多車型的優點,隻能是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德國的奔馳公司稱早在1926年就推出一種可以駛離公路的G1型越野車,這一天也被稱為是“奔馳公司永載史冊的一天”。盡管1926年的G1型越野車,我們已經難以找到圖片資料來一睹其風采,但奔馳公司1933年推出的G4型越野車我們找到了一張珍貴的照片。G4造型之精美,製作之考究,讓人讚歎不已。

真正成功的越野車由戰爭催生,誕生於美國。1940年11月11日,威利斯公司向美國軍方送來了兩輛叫作“QUAD”(誇德)的樣車,這兩輛樣車都可選擇四輪或兩輪驅動。在這之前,美國的班特公司已向軍方遞交了一輛名叫“步利茲帕奇”的樣車,但就綜合各項指標來看,“誇德”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出類拔萃。由此威利斯公司的“誇德”車型就成了美國越野車的標準。因此,如果非要找出“越野車”的鼻祖不可的話,那麼我們認為美國威利斯公司的“誇德”當之無愧,“誇德”確立的越野車的基本特點一直沿襲至今,仍然是今天越野車的精髓。

“二戰”期間,威利斯和福特公司共生產了60萬輛越野吉普車。美國“二戰”中的喬治將軍對吉普在戰場上的表現是這樣評價的:“吉普是‘二戰’中的功不可沒的功臣。”的確,吉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了諸多角色:擔架、運貨、火槍架、偵察車、槍支彈藥運輸車、出租車等等。

至此,吉普名揚四海。必須承認的是在“二戰”中,吉普那令人折服的性能得到了最艱苦卓絕的實踐檢驗,其文化內涵也進一步加深。在世界範圍內播下了“越野車崇拜”的文化火種。“二戰”結束後,越野車開始分成兩種發展趨勢:一種仍為軍用,另一種則發展為民用。但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越野車的本質特色並沒有因戰爭結束而丟棄,它的通過能力和征服險惡環境的能力仍然保持至今,長盛不衰。

發展到今天,由各大汽車公司推出的越野車品牌已不下幾十種。但就其綜合性能來說,在這些越野車中,我們認為以下幾種品牌最應該推舉:一是英國羅孚汽車公司生產的“陸虎”越野車,二是美國“悍馬”越野車,三是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的“大切諾基”,四是日本豐田公司生產的“陸地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