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錫尼文明時代修建的城牆是一引人注目的景觀,它們當中最著名的可能莫過於邁錫尼城了。城牆的主要部分是碩大無比的石頭,據傳說邁錫尼城的城牆是由海神波塞冬的子嗣珀修斯在公元前15世紀建造的。整座城牆都是用粗糙的,未經修整的大石塊堆砌而成。這些石頭中最小的,據說兩頭騾子都拉不動。城門上方有三角形的巨大石雕,上有兩隻雄獅抱柱,故稱獅子門,這是歐洲大地上最為古老的石雕。邁錫尼的獅子門更是舉世聞名。它是在一塊巨大的門楣石兩邊各堆起石塊,上部的每一石塊都較下麵的石塊向中心錯開一點,從而形成一個三角形狀的空間。在三角形底邊的正中即門楣的中心豎有一根柱子,柱子兩邊各有一隻獅子。獅子的前爪均搭在柱基上,全身幾乎直立,既似昂首向天,又像瞪視著往來行人。前1450年,阿卡亞人的線形文字B(希臘文最早的一種寫法)出現於克裏特的克諾索斯王宮,是邁錫尼取得勝利的標誌。圓頂墓和線形文字B還出現於希臘其他諸多地區,也就是說,所謂邁錫尼文明,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的文明,而是包括邁錫尼、派羅斯等許多早期城市文明的總稱。邁錫尼文明時期已大量使用奴隸。他們分屬於宮廷、神廟、貴族所有,也有屬於金屬匠的。他們從事各種農業或手工業勞動,靠領取一定口糧生活。邁錫尼時代的國家組織還帶有軍事民主製的殘餘色彩。國王之下有指揮軍事的將領、王的仆從、公社的上層分子,有的地方還有長老會和民眾會。
公元前15世紀到公元前14世紀是邁錫尼文明發展的頂峰。此時北起中希臘的底比斯、南到伯羅奔尼撒南半島端,大體都處於邁錫尼文明的影響之下。前一時期盛極一時的克裏特則被希臘人占領;愛琴海中的基克拉底斯群島、小亞細亞西岸大抵也受到邁錫尼文明不同程度的影響;非洲的埃及、地處小亞內陸的赫梯帝國似乎與邁錫尼文明也有或多或少的接觸;連當時尚處於蠻荒狀態的意大利,好像也感受到邁錫尼文明的存在,進口了一些它的產品。整個東地中海地區,此時都成了邁錫尼希臘人活動的範圍。但到了公元前1250年左右,邁錫尼人開始圍繞主要的城市築起巨大的防衛城牆,這是因為他們的世界遭到了外來者的入侵。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這些城市相繼被毀棄,僅僅100年的時間,這些輝煌的邁錫尼城市文明就衰落了,從而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希臘開始走入一段全新的文明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