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正公(一)(1 / 2)

錢進一家出了韶州縣之後,便直奔青州。中途又下了幾場秋雨,一家人走走停停,終於在一個月之後的早上到了青州省城平昌府。

青州境內多丘陵湖泊,水係眾多,其中湖泊又以青湖為最,青州故此得名。按錢進的大師兄在《大陳混一圖》所標注,青州出產豐富。稻穀棉麻自不必說,最值得一提的是青州產陶瓷,所製的陶瓷壁薄,色係眾多。觀海城很多走私往海外的陶瓷,便是產自青州。

錢進前世的時候經常熬夜加班,很少出去旅遊。這一路上景色秀麗,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呼吸著未曾汙染過的空氣,目光所及之處到處全是綠意,心情好不舒暢。

馬車進了平昌府之後,老錢便親自駕車到了城北一處宅院。隻見一麵泥牆上嵌著一塊石匾,上麵寫著‘文府’倆字;石匾下麵便是正門門洞。看門口的布置,著實比較簡單,沒有那種高門大院的感覺。

老錢上前敲門,幾息之後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老仆開門後見是老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又看到旁邊站著的文氏,早已泣不成聲,邊哭邊說道:

“小姐你總算回來了,老爺子這幾天每天都念叨,說是算日子你們也應該到了……我說今兒個早上喜鵲叫的這麼歡,原來應在這裏。”

這老仆姓吳,文氏兄妹從小便喚他吳伯。當年一直在京城照顧文天正起居。“十八學士案”之後,得虧他精心照顧,文天正才保得一條命。

文氏從小就把吳伯當家人看,小時候淘氣還挨過吳伯的罵。十幾年未見,文氏也是兩眼通紅,她上前攙扶住吳伯的手臂,柔聲說道:

“吳伯,這些年辛苦您了。”

吳伯擦了一把眼淚,說道:

“你們都回來了,要是夫人還在就好了”,說罷又望著錢進和寶兒問道,“這便是進兒和寶兒吧?”

錢進領著寶兒對吳伯行跪拜之禮,甜甜叫了一聲“吳爺爺”,慌的吳伯一把將他們扶起,口中連連說道:“折煞老奴了……快快請起。”

吳伯忙領著錢進一家進了堂屋。整個堂屋全是木結構,正中間一架神龕,上麵供奉著文家的祖宗牌位,龕前擺放著香燭之物。此時,文巽正端坐堂屋邊上一條木椅上麵,手中拿一本書看,全身素服,感覺比上次在觀海城略微清減了。

文巽見老錢和妹妹回來,喜出望外,把書放在一邊就三步並作兩步的迎出來,說道:

“老錢……秀兒……你們總算來了。”

老錢抱拳說道:

“勞大舅哥記掛。路上下了幾場雨,耽擱了些日子。”

文氏沒見到父親,忙問道:

“哥……父親呢?”

文巽說道:“父親早上醒的早,一大早就在忙乎。你們且隨我來。”說罷便引著錢進一家往裏屋走去。

錢進略微看了幾眼周圍,全是木結構房子,地板是泥土夯實而成,牆角處還長了些綠苔。經過幾件臥房和書屋後,一行人來到一處雜屋,裏麵傳來機杼聲。文巽示意父親就在裏麵。

文氏抬手欲推門進去,剛夠到門沿又把手縮回來。她略微整了下衣服,輕輕推門,同時目光往屋子裏麵探去。

“爹……”文氏輕輕叫道,眼中淚水卻早已湧出,腳步已奔向那位十幾年未曾謀麵的老人。

文巽示意老錢等人隨他一起去堂屋等候,好讓妹妹和父親說說體己話。於是一眾人又回到堂屋歇息,吳伯則領著老錢將行李等物搬回房間。

……

半個時辰後,文氏扶著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從裏屋出來,拄著拐杖,正是前都禦史文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