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的狀元(1 / 2)

路上,錢進腦海裏麵一直在翻來覆去的想著蘇文盛那幾句話。

算起來,這是他與蘇文盛第二次打交道。粵州秋闈之時,這蘇文盛也參加了科舉,還請了他一頓酒。雖然最後不歡而散,但隱約能夠聽出蘇文盛有招攬之意。秋闈之後,他們就再沒打過照麵,這蘇文盛也是名落孫山。

想不到這次他又大搖大擺的跑到京城裏麵招攬人才來了。若不是身後有那位所謂的貴人撐腰,估計他也沒那個膽子和實力。而且,踩的時間剛好是會試與殿試的接口,開出的價錢也很吸引人,說不定還真有幾個蠢蛋會被他說動。若等殿試結束了,所有的新科進士到吏部點了卯,便分派到各地去了,誰還會鳥他?

至於這位貴人招攬人才想幹什麼,總不至於一起遊山玩水開詩社吧?除了謀反,錢進實在找不到其他說得過去的理由。估計這蘇文盛早已經知曉他與天正公的關係,才會三番兩次的對他下力氣。朝廷裏麵有“北首輔,南天正”一說,有這兩顆參天大樹在,些許蟊賊根本就翻不起多大風浪。若是錢進下水了,天正公多少要受些掣肘。

想通了這些關節,錢進深吸了口夜間清冷的空氣。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啊。沿海一帶的倭寇剛冒個頭,又有一位不知藏在何處的貴人蠢蠢欲動。而眼下他還隻是一個貢生而已,即便知道這些隱患也不能有所作為。總不至於跑到大街上喊一嗓子,說有人要造反了吧?

不知不覺,四合院就快到了,看著窗戶裏灑出的忽明忽暗的燈光,錢進不由加快了腳步。

……

半個月後,殿試終於開始了。考試地點便是在皇城的謹身殿。

皇城以京城軸線為中心,大體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塊。靠承天門這一塊以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這三大殿為主體,屬於外朝區域;內廷則是以後三宮、東西六宮以及禦花園為主體,主要是皇帝和妃嬪的生活區。據傳皇城有殿閣9999間,站在皇城的景山上,卻看不見任何一間殿閣裏麵的情形,可見其設計是多麼精妙。

一大早,錢進與廖東臨兩人便相約來到了承天門。望著遠處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城牆,還有雄偉的城樓,兩個人都有些感慨。

不出意外,考了殿試之後,錢進便不用再為科舉發愁了。按照他之前的設想,考完殿試之後他便準備謀個縣令的職位,京城這邊再留幾間作坊,這樣兩頭都不耽誤。眾位看官可千萬別小看這縣令,在一個小縣城裏麵那可是啥都一個人說了算。當然,轄區內不能出大案要案,稅賦還得按時繳納。

“錢老弟,你我兩人能夠走到今天這步,已經夠吹他一壺了。”廖東臨打趣道。

“廖兄,再接再厲,這次把狀元拿下,我等著喝你的好酒。”錢進是真心祝福廖東臨的,他們兩人一同參加的秋闈、會試和殿試,這情誼已經非同一般。況且這次會試廖東臨考了第三名,中狀元的可能性很大。

“哈哈,彼此彼此……”

兩人相視一笑,便隨眾考生從承天門東側大門入了皇城。入眼處便是一條漢白玉砌成的寬闊台階,足足有九十九層,台階兩側立著數不清的龍頭石柱。台階盡頭處聳立著一座巍峨的木結構宮殿,殿頂四條大脊,簷角飛立著朱雀、青龍、白虎、玄武四聖獸。想必這就是奉天殿了,也就是陛下和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

眾考生經過搜查後,便由官員領著到了謹身殿。與奉天殿相比,這裏氣勢稍遜,但建築風格變化更多。殿中間早已擺好了四百多條桌凳,周圍肅立著許多錦衣衛。

錢進和廖東臨各自按照號牌找到座位坐好。約摸一刻鍾後,考生們俱已就座,整個考場頓時鴉雀無聲。

這時,十五名穿紅袍官服的大員從殿外魚貫而入。為首一名官員約摸六十多歲,穿的是仙鶴補子的紅袍官服,戴七梁朝冠,腰配玉帶。有見識廣的考生低聲說這便是李首輔了。

錢進不由細細打量了一下。感覺李首輔就是個小老頭兒,最有特征的便是他的眉毛呈八字形,因為上了年紀,麵皮已經有些鬆弛,須發也有些發白稀疏,但眼神卻如鷹眼一般銳利。就是這樣一個矮小的老人,卻能夠撥亂反正,將太監劉軒扳倒,給病入膏肓的陳國送了一口救命的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