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明王府(1 / 2)

十天後的一個晌午,江西饒州府。

這裏明王的領地,位置緊鄰鄱陽湖,北上穿過南康府,經湖口重鎮後便可直達冷江。轄內魚米豐碩,良田何止百萬頃,更兼有銅、鐵、煤、銀等出產。值得一提的是,饒州府景德鎮生產青花瓷,也是饒州府一塊主要的財稅來源。

不過,明王自從受封為饒州府的藩王之後,不光沒有財稅繳納上貢,朝廷每年還要倒貼許多糧銀。因此,朝廷雖然在這裏也設了布政司等三司衙署,這些個官位卻從來不受待見。

聽聞有官員曾開罪了明王,結果第二天早上被發現頭都沒了。於是後來的官員隻得與明王虛與委蛇,對轄地內的事也是裝糊塗,混上一兩年便另謀高處了。

這天,鄱陽湖內駛來一艘二桅木質戰艦,到鄱陽縣後便靠岸。船上當先下來的是一名青衣女子,以紗覆麵。

上岸的那一刻,她返頭望著湖邊上林立的水寨,還有不遠處一個巨大的船塢,心裏百感交集。

這艘船上載著的便是靜公主一行。自威海衛登船入海之後,他們乘著北風南下,自 入冷江,又輾轉西行了一段時日,如今總算到了明王的封地。這一路船不停岸,也花了差不多二十天時間。

蘇文盛走到一旁,手中折扇一展,滿麵春風的說道:“公主,上岸了,您再也不用戴那個麵紗了。”

“本公主的事,需要你來操心嗎?”靜公主冷言回道:“趕緊吩咐下去,請舒老下船。今日必須趕到明王府。”

“是。”蘇文盛吃了一鼻子灰,卻並不覺著難受。

自從他見過靜公主第一麵起,雖然一直未曾見過廬山真麵目,卻已驚為天人。平日裏總是有事沒事上前搭話,盡顯風流本色,奈何靜公主不吃這一套,從沒給過好臉色。若不是看著他辦事也還殷勤,他老爹又是廣東鹽運使,估計連話都懶得搭。

不多會,舒老也已經下了船。

他望著湖邊上一派繁忙的景象,微微頷首道:“嗯,不錯,老夫臨到老了,還能大展拳腳,此生無憾也。”

靜公主上前行了一禮,說道:“舒老,父王耕耘饒州幾十載,方得如此景象。隻等您的火炮大展神威,父王便再無顧忌。”

“朝廷無道,平白將老夫囚禁了二十載,隻因《神器譜》被列為反書。如今老夫的家人已都不在,我便反了又如何。”

“有了您的投奔,父王如虎添翼,大事可期。”

一名身著明光鎧的軍官領著幾十號人朝港口這邊趕來,見到靜公主便撲通跪倒在地,稟道:“未知公主駕到,卑職迎接來遲。”

“車馬都已經準備妥當了嗎?”

“都已經備下了,隻等公主一聲令下。”

“不錯。”靜公主轉身對舒老說道:“請舒老再辛勞半日,今日便可到明王府,父王正翹首以待。”

“那就前麵帶路吧。”

…………

夕霞滿天的時候,靜公主的車隊終於到了明王府。

這裏是一處山莊,又有點像一座城,背麵靠山,入口處是兩座池塘,取依山傍水之意。大門是一座恢宏的門樓,上麵一塊碩大的牌匾上草書“明王府”三個大字;門樓兩邊延伸出近五米高的城牆,將整座山莊包納在內。周邊山高林密,再加上霧靄升起,顯得雲山霧罩,深不可測。

明王早已得到稟報,知曉了舒老的到來,此刻正領著世子殿下以及眾多門人清客在城門口迎接。

靜公主下了馬車後,當先跪倒在地:“父王,孩兒幸不辱命。”

“不錯。”明王點了點頭,徑直朝舒老走去。

舒老下車後,見一穿黃袍戴金冠之人朝自己走來,年約五十許,膚色白皙,庭方麵闊,雙目有神,心說這便是明王趙安了。於是跪倒在地,抱拳說道:“蒙明王搭救,老兒舒煉不遠萬裏前來答謝。”

明王知道舒煉顧及顏麵,不肯直說投奔之事,於是撫須笑道:“二十年前,天機士的大名本王便已知曉,奈何山高路遠,今日才能一見。若不嫌棄,本王願以國士之禮相待,舒老便在我這裏頤養天年如何?”

“多謝明王!”舒煉拜倒在地。

趙安雙手將舒煉扶起,又將立在一側的世子拉到跟前說道:“這便是犬子趙平。”

舒煉當即欲拜倒在地。明王一把攔住,同時對一旁杵著的世子殿下嗬斥道:“還不快見過舒老。”

世子趙平本有些不情願,心說自己貴為世子,一個糟老頭兒也要他拜。奈何拗不過他老爹,隻得微微欠了一身行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