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勸學》詩。即“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1)索靖碑。
(12)乞米帖。改帖寫於公元765年,正值關中大旱,江南水災,農業歉收。以致顏真卿“舉家食粥來以數月,今又罄竭”的地步,於是不得不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實濟艱勤”。談到困窘的原因,他也直言不諱,因為自己“拙於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祿,他不會創收、生利,沒有別的生財之道。著名藝術家黃裳說:“予觀魯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貧賤為愧,故能守道,雖犯難不可屈。剛正之氣,發於誠心,與其字體無異也。”(《溪山集》)米芾也評其“最為傑思,想其忠義憤發,頓挫鬱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於此書”。的確,“乞米帖”不僅是書法藝術中的無價之寶,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研讀“乞米帖”,可使我們得到雙重享受,既領略了顏魯公書法藝術的真諦,又受到其高風亮節的熏陶。
非漢字書法
非漢字書法,包括阿拉伯書法,梵文字母書寫的書法,越南國語字書法,其中,越南國語字書法是越南特有的一門藝術,近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越南各地都有越南國語字書法俱樂部,其中有不少書法家國語字都寫得很好,作品很有收藏價值。越南國語字,就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拚音文字。下圖為越南書法家書寫的書法,越南國語字書法的特點就是經常是在畫中題詞。
阿拉伯書法的用途和實用價值極為廣泛,主要有以下幾點:(1)用於書寫《古蘭經》和穆斯林先賢的名言佳句。從伊斯蘭教創傳至今的14個世紀,一切版本的《古蘭經》字體,均為手抄,這在書法史上是沒有先例的。(2)用於伊斯蘭建築裝飾,如清真寺凹殿、牆壁、梁柱、門廳等均飾以經文書寫藝術,或彩繪,或雕刻,給人以莊嚴、肅穆、華麗之感。此外,錢幣鑄造、墓碑雕刻、拱北修繕,也運用阿拉伯文書法表現其魅力。(3)用於書寫哈裏發、素丹宮廷的敕令、文告、以及重要文獻、契約、慶典賀詞等,一般由書法家專司。(4)用於書寫國家機關、學校、商店、工礦企業的牌匾,各類書籍、報刊、影視戲劇的標題與廣告,各種藝術性展覽,會場布置,工藝品裝飾等,以美化環境,美化生活。(5)在現實生活中,越南書法阿拉伯書法藝術更是走進了穆斯林的千家萬戶。各種飾有阿拉伯書法的掛氈、銅盤、陶瓷、琺琅、貝殼備受歡迎。中國穆斯林創造的經字畫,用中堂、對聯等形式裱褙裝幀,甚為中外穆斯林所喜愛,成為中阿文化交彙融合的象征。
用烏爾都語書寫的書法在世界上非常有名,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烏爾都語的報紙都是邀請著名的書法家手寫報章的文字然後再印刷出版,在巴基斯坦,烏爾都語的報章不但是報紙還是書法藝術品。在巴基斯坦,人人都能寫出一手好字。
烏爾都文的書法特點:(1)烏爾都文共35個字母,自右而左橫寫,書寫時為了使得版麵更加整齊和美觀,詞與詞之間沒有空隔隔開。(2)烏爾都文的單詞是連續書寫的,大部分字母有四種寫法即詞首、詞中、詞末、及“獨用”四種,但有時書寫文章時為了使字母與附近的字母整合得更加美觀,有的字母會變換為另一種寫法,最多時一個字母有25種寫法。